6月5日,全島發生強烈地震,根據台北測候所的記錄,約有一百一十八戶的房屋全部傾毀,24人不幸喪生。7月18日,為了推動即將施行的州廳設置運動,嘉義召開市民大會,同一天宜蘭也召開市民大會,除了討論廳的存置問題之外,也為鐵道興建的促成問題作議論,在基隆則是為了發電所的設置運動而召開市民大會。日本統治25年來,地方制度雖曾多次變革,但都是單純的官制組織變革,從未有地方自治組織的制度。第8任總督田健治郎自蒞任以來,鑑於世界潮流的推移與本島民眾的需要,自去年冬天起,幾經奔走,終獲帝國議會通過,先於今年7月以敕令第218號公佈,修訂地方官官制,做為地方自治的準備。8月10日總督府制定州廳郡市街庄名稱、位置與管轄區域。除了東海岸花蓮港和台東2廳仍照舊外,廢西部10廳,新設台北、新竹、台中、台南、高雄5州。州內共分47郡、3市、155個街庄。郡為獨立行政機關,置有郡守,兼具警察權,而一般行政事務改由普通行政官吏擔當,一改從前警察人員辦理行政之弊;市則設於本島3大都市的台北、台中及台南,置有市尹,因普通事務和警察事務均較郡為繁雜,故市尹不賦有警察權,另設警察署。8月26日制定警察署名稱及管轄區域。另外在州、市、街庄各置協議會,為其諮商機關。10月1日開始實施州、市、街庄制。表面上州已成為財政之獨立機關,賦有課稅之權,但得自行負責各州的土木、教育、衛生等費用。後來蔡培火有言︰「地方自治9年以來,除課稅增加外,未見有任何變化。」10月1日開始施行國勢調查,展開全島五年一次的人口普查,此次是繼1905年及1915年以來,第三次的全台人口調查。12月16日發表國勢調查結果,台灣總人口數為365萬4388人。依此調查,也發現台灣在1920年之後,商工業人口開始漸增,此外,公務員及自由業以日人為主,亦呈顯著增加的現象,由此可知,台灣社會已漸由農業社會向近代工商社會轉型。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