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明治四十二年史

殖民母國常以剝削勞工的方式經營糖業,以得暴利。日本對台灣的經濟榨取,糖業扮演著重要的角色。然而傳統糖所生產的糖,品質與數量均不如預期。因此,為謀求增加蔗糖產量,便大量興建現代化的製糖工廠。特別是在1902~1910年台灣製糖量激增的幾年中,每年均有數家製糖會社成立。今年亦不例外。高砂、斗六、社口、林本源等製糖會社都在今年陸續成立。甚至在東京,也成立了台灣製糖協會。因此,糖的問題不只是台灣的問題,也是日本本國的問題。但豐厚的利潤常引起貪念,大日本製糖會社發生的收賄事件是個例子。在這段期間,台灣糖不但出口到亞洲各地,甚至擴大到歐、美、澳等洲,可說是台灣糖的黃金時代,因而常被稱為「糖業帝國主義」。佐久間總督上任之後,對於蕃人問題相當重視。本年,樹杞林、台東、南投等地仍然傳來蕃害。因此,花蓮港、南投、台東、新竹、桃園等地的討伐隊與前進隊便開始進行討伐行動。結果是一連串的歸順式,意味著原住民抗日行動的挫敗。除了武力運用外,教化也是一種理蕃手段,因此繼達邦社之後,第二座蕃童教育所在桃園的角板山正式成立,期以教育方式達到理蕃的效果。在交通與經濟方面,蘇澳與南澳間的道路在1月16日竣工。著眼於短程運輸的考量,在4月8日也發佈了運轉規則,准許私設鐵道。往來於淡水、廈門、福州間的三角航路淡福線,總督府決定於1月31日停止航行。管理水利灌溉的官設埤圳規則與台灣關稅規則,在今年三月分別公佈。1906年起的回收銀票計劃,因未能如期完成而延至本年底。天災不斷。北部的地震與暴風雨,麻豆的大火,皆造成了嚴重的傷亡。為了改變台灣人的風俗,總督府在11月30日宣佈廢止台灣人慣用的陰曆(農曆),然而陰曆是傳統漢人一年行事曆中的重要依據,台灣人生活上舉凡農業、信仰、婚喪喜慶等,皆與陰曆密切相關。因此,廢陰曆行動僅僅具有表面意義而已。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國島水馬
  • 出版者
    前衛出版社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日治時代/日治時代
  • 作品語文
    中文
  • 全集/系列名
    國島水馬臺灣漫畫年史典藏資料
  • 相關地點
    日本 台灣 斗六 社口 東京 亞洲 台東 南投 花蓮港 新竹 桃園 角板山 蘇澳 南澳 淡水 廈門 福州 總督府 麻豆
  • 地點名稱
    社口/社口/社口/社口/社口/社口/花蓮港/角板山/蘇澳/南澳/淡水/達邦
  • 緯度
    24.272699/24.246915/24.016116/23.790615/23.444254/22.612886/23.9984/24.830877/24.6/24.4666667/25.1895736/23.4543
  • 經度
    120.569654/120.685678/120.626818/120.440556/120.54284/120.467862/121.637/121.348999/121.85/121.8/121.4570447/120.75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