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金門傀儡-1

金門地區亦有傀儡戲演出的習俗,同樣是屬於泉州傀儡戲統,但在演出內容方面又與台灣南部傀儡戲有所不同,在唱唸音樂方面比較接近泉州地區的戲曲音樂風格,演出內容也是以吉祥、喜慶、賀壽、添丁、發財…的「拜天公」為主要意義。在兩岸還沒有開放之前,金門地區的傀儡戲班為了添補傀儡戲偶,都必須到台灣來向布袋戲的木偶雕刻師訂製,因為台灣布袋戲雕刻絕少雕刻傀儡戲偶,而傀儡戲偶和布袋戲偶的五官臉譜類似,但偶頭的額頭、耳朵、頸部的長、寬、形狀、重量以及重心角度皆有極大的不同,為了訂購之後可以適用,金門地區的傀儡戲團最好是拿著現成的傀儡戲偶頭或不同角度拍照的偶頭照片提供給台灣的布袋戲雕刻家來雕製,雖然外觀可以達到完全相仿,但在實際操作上,仍有許多的不順暢,是因為角度、重心無法如實地符合金門傀儡戲般的要求。這幾張圖,便是在1980年代之前,由金門傀儡戲班提供予彰化巧成真木偶雕刻師徐柄垣雕刻時參考之用的照片所翻拍的。1990年代兩岸有較多往來之後,金門傀儡戲也都直接至泉州地區去購置了。

基本資訊

  • 創作者
    江武昌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80
  • 全集/系列名
    臺灣嘉禮戲計畫
  • 相關地點
    金門
  • 地點名稱
    湖北
  • 緯度
    24.7453
  • 經度
    121.69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