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謝康樂句集聯

漢代產生的「章草」,一方面沿襲了秦隸「茍趨省易」的精神,將文字的點畫極力簡化,一方面則又承繼了漢隸「隼尾波」等裝飾性筆畫,而字形多呈方扁。本幅章草頗能於舊法中出新意,如:「講」字右下的撇畫和勾畫,以及「理」、「奏」、「長」、「謠」等字的末筆波畫,固是章草本色;然而多用圓筆,運行之際,不斷翻絞,竟成水流之態(如:「析」字木旁豎畫及「物」字整體)!而字體修長,雖疏瘦而實勁健,近於秦代小篆的作風,與近代弘一大師所書,也有相同的趣味。款提諸字則多短截勁利,與傳統章草差似。

基本資訊

  • 替代主題
    CoupletfromtheVersesbyHsiehKʹʹang-lo
  • 創作者
    張繼
  • 出版者
    國立台灣美術館
  • 創作日期
    創作日期:1941/入藏日期:1990-04-17
  • 全集/系列名
    國美館美術照片
  • 地點名稱
    國立臺灣文學館/高雄市政府文化局
  • 緯度
    22.991721/22.6258
  • 經度
    120.204656/120.318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