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稛源商店中的藍色玻璃瓶(6)

本物件為圓形玻璃小口瓶,材質為藍色玻璃,瓶底為圓形,瓶身為圓柱,形近醬油瓶、啤酒瓶,瓶頸較窄,瓶口與瓶頸大小相差無幾,瓶口大部分已破損,為小口設計,瓶內因年代久遠有汙垢沾黏。

玻璃最早發源於西元前2000年左右的美索不達米亞,臺灣則在清代時便有玻璃相關製品,進入日本時代之後,臺灣開始有玻璃產業的出現。在西元1935年(昭和10年)以前,臺灣的玻璃製造大多以民生用品為主,如飲食容器、美容保養容器等,後因進入戰爭時期,工廠改以生產軍需玻璃如醫療器材、計量器等。早期臺灣的容器多以陶瓷為主,而玻璃則在日本時代後逐漸成為日常生活中出現的容器材質。其中,玻璃杯原是高階社會的身分象徵,昭和年間才有較普遍的趨勢,玻璃瓶常被作為裝盛酒類、飲料、調味料的容器,玻璃罐則是常用來裝醃漬、醬漬食品的容器。

基本資訊

  • 管理者
    吳憶萍
  • 別名
    O087
  • 撰寫者
    驊驛文化有限公司
  • 創作者
    待查
  •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2023/06/30 ~ 民國/戰後時期
  • 資料使用語言
    中文
  • 媒體類型
    有形文物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