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兒童樂園游泳池開幕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兒童樂園游泳池開幕

本影片為「兒童樂園游泳池開幕」,拍攝時間1959年6月5日,放映時間不明,片長46秒,音軌完整清晰。

臺北市消暑勝地其中之一的「中山兒童樂園游泳池」,在1959年6月5日興建完成,正式開幕。開幕當天的剪綵特別邀請到亞洲最佳童星張小燕,除此之外,前來觀禮的民眾如市,參與人數非常多,將水池周遭圍的密不透風,現場還有數十名民眾躍入游泳池嘗試新場地,並在池中游泳、戲水。

現今位於臺北市士林的「臺北兒童新樂園」,其最早的成立歷史可以回溯到日治時期。1938年,中辻喜次郎與臺北市市役所在當時的圓山動物園的北側合資興建了「圓山遊園地」,它是一所近代式遊樂園,提供大人與小孩遊憩。戰後初期,1958年臺灣省政府將「圓山遊園地」更名為「中山兒童樂園」,並由私人承租經營,這時的遊樂園擁有許多新穎大型機械遊樂設施,在口耳相傳下深受民眾喜愛。

每至夏季,「中山兒童樂園」還經常舉辦「納涼晚會」,「納涼晚會」的入場者不收門票,但須收取5元茶資。晚會會場將整體園區分為五個茶座區,供人賞景或觀賞文藝活動。這些文藝活動會在每週的二、四、六舉行,包含了舞蹈、歌唱、戲劇,除此之外,若有愛好表演的藝術人士也可以自行接洽「中山兒童樂園」爭取演出機會。因為「中山兒童樂園」開放的時間是每天晚上的7點至12點,所以當時的公車處還會特別加開專車接送,並延長兩條路線的行駛時間。

影片中提到的「中山兒童樂園游泳池」,是1959年在「中山兒童樂園」(在當時亦稱圓山兒童樂園)內所增設的新型游泳池,共計耗資數十萬元打造。游泳池佔地200餘坪,外觀為彎曲的橢圓型;在整體規格上全長25公尺、寬9至17公尺、高182至218公分。當時游泳池門票收費為一人10元。雖然游泳池原先預定與「納涼晚會」於1959年的6月1日同時開幕,但游泳池最終的開幕時間卻是4天後的6月5日。

1967年,臺北市升格成直轄市,1968年將「中山兒童樂園」轉為公營,並與其將圓山動物園合併為「圓山動物園附設兒童遊樂場」。1986年,隨著「圓山動物園附設兒童遊樂場」的動物們日漸增加,動物園被獨立出來並遷址木柵,多餘的空地全部規劃予兒童遊樂場,並將名稱更改為「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

後因「臺北市立兒童育樂中心」在2006年全區納入國定遺址(圓山遺址),於是臺北市政府在2007年規劃於士林區興建「臺北市立兒童新樂園」,並在2014年完工,目前由臺北捷運公司營運管理。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藝術與人文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台灣電影文化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59/06/05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