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農民節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本影片為「農民節」,拍攝時間為1955年2月4日,放映時間不明,片長1分34秒,音軌已毀損。

1955年2月4日,農民節大會於中山堂舉辦,並邀請臺灣省農會、臺灣省公路局、臺灣省糧食局等各界組織參與,共計134位模範農民受到政府的表揚,並向政府呈獻1954年度增產成果。大會由臺灣省農會理事長林寶樹主席致開會詞,接著由總統府第一局局長黃伯度宣讀總統的訓詞,副總統陳誠及行政院長俞鴻鈞等人並在會間發表演說,最後進行頒獎授證與合照留影。

農民節之起源可追溯至1941年,國民政府農林部於二戰時期臨時首都重慶所舉辦的第一次全國農林行政會議,出席代表考慮農業對於國家的重要性,故選定每年農曆之立春日為農民節,以此表揚農民之辛勞與彰顯農業之成果,經行政院核定後發布。

國民政府遷臺後,隨著臺灣經濟的發展,勞動人力也逐步移向工業、服務業,再加上勞力老化、雇工不易、工資上漲,及其他生產因素價格上漲,造成農業生產成本提高;而2002年伴隨我國正式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面對進口產品的競爭壓力加大,更是讓臺灣農業的轉型改革勢在必行。從過去傳統的提升農業生產力,轉為將科技與文化知識附加於農產品,提高經營效率以生產高品質、高附加價值的農產品,並將之市場化及商品化,規劃農產品差異化與高優質化作為競爭策略,提升競爭力;另一方面,如何兼顧農民福利與農村發展,並持續培養農業人才,不僅是農業政策規劃的重要依歸,更是引導臺灣農業如何持續全面並永續發展的關鍵。現今農民節當日各地除了表彰傑出之農民外,也會藉機宣傳農特產品與各項農業政策,與民眾共享農業成果。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台灣電影文化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55/02/04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