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為「僧侶信徒恭祝佛誕支援藏胞抗暴遊行」,拍攝時間1959年4月8日,放映時間不明,片長2分30秒,音軌完整清晰。
本影片拍攝於1959年4月8日。4月8日為佛祖2503年的聖誕,臺北市、臺北縣、陽明山等三地佛教僧侶和信徒舉行浴佛典禮,並為支援藏胞抗暴舉行盛大遊行。旁白稱,這是自由中國佛教信徒支援西藏同胞的第一聲。萬餘名佛門子弟浩浩蕩蕩遊行市區,極為壯觀。遊行的行列到達臺北市新公園,他們於這裡舉行浴佛典禮,同時舉行支援藏胞抗暴大會。片中旁白提到,「信徒們行禮、頌經,都是祈禱西藏反共抗暴的勝利,並追悼大陸死難同胞」。會上有佛教領袖致辭、發言,一致認為和平、慈悲為佛教精神,但「為消滅魔鬼不惜流血」,無數善男信女為慶祝佛誕,紛紛前來祈禱,希望佛祖降福予愛好和平的人們,尤其是西藏的同胞。
在1950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解放軍開始武力侵入西藏,雙方在1951年5月23日簽下〈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關於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議〉。根據此協議,西藏在中華人民共和國之下,保留部分權利、實行民族區域自治。
從1955年至195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嘗試在各自治區推行土地改革、合作化,其中便包括了藏區。如中華人民共和國在青海一帶推行宗教改革運動,破壞大量寺廟,並強行逮捕、殺害大量藏民,而藏民亦以武力反抗。藏民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之間發生持續的衝突,成為了1959年拉薩事件的導火線。
在1959年3月初,開始出現喇嘛被誘捕、第十四任達賴喇嘛丹增嘉措外出被禁止帶警衛等事件,令拉薩等地局勢變得緊張。在3月10日,為了保護達賴喇嘛不被中共逮捕,部分藏民進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機構進行抗議,為拉薩事件的開端。3月17日晚間,達賴喇嘛出逃,近8萬名藏民亦以不同方法脫離西藏。在3月2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派遣解放軍進入西藏,對藏民進行武力鎮壓,攻擊羅布林卡等地,並造成了大量藏民傷亡,拉薩事件升級成為了「拉薩戰役」。在1959年3月31日,達賴喇嘛逃至印度尋求政治庇護,並在當地成立西藏流亡政府,由此開展了以達賴喇嘛為首的西藏人民流亡生涯,至今(2022年)仍然持續。
在1959年3月至4月間,臺灣曾出現不少為了聲援在拉薩事件中受害的藏民同類集會,本影片中的抗暴遊行則為其一。如在3月29日,金門、馬祖則有簽名捐款運動。於1959年的青年節上,大會宣言亦提及「支援藏胞」。由此可見臺灣社會對拉薩事件的關注。
然而,更為值得留意的是中華民國政府對此的態度。對中華民國政府而言,西藏是屬於蒙藏委員會管治的地區,在其政治思維中,西藏的主權屬於中華民國政府,故在社會主流論調中,如影片中的集會,會稱藏民為「藏胞」。因此,縱然中華民國政府表面上支持西藏,但實際的政治態度與中華人民共和國政府一樣,皆將西藏視為其屬地,並以此事件包裝為「反共抗暴」,故同樣造成西藏流亡政府的不滿,所以當時的支援實際並沒為流亡政府帶來好感,亦沒為雙方建立外交關係。
臺灣與西藏流亡政府關係的好轉始於1980年代末,在李登輝擔任總統期間,開始終止對西藏流亡政府的干預,令雙方關係開始正常化。而在1997年,李登輝讓達賴喇嘛在不經蒙藏委員會的情況下訪問臺灣,促成了達賴喇嘛首次前往臺灣,雙方關係大為躍進。隨後,在1998年,西藏流亡政府在臺灣設代表處,象徵著臺藏關係的正常化。臺灣與西藏流亡政府的關係持續改善並變得緊密,2018年蒙藏委員會正式裁撤,代表臺灣不再視西藏為屬地。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