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名為「歐泊颱風肆虐宜蘭災情慘重」,拍攝時間1962年8月6至8日,放映時間不明,片長2分33秒,音軌已毀損。影片標題為「歐泊」,但正式紀錄名稱為「歐珀颱風」,故下文皆以歐珀稱之。
本影片拍攝於1962年8月5日強烈颱風歐珀侵襲臺灣後,地點為災情較為慘重的宜蘭,從影片中可見當歐珀所帶來的影響,電線桿被吹斷、大樹傾倒,大片地區被水淹沒,家園被毀的人們在路上注視著自己曾經的家。但民眾很快重新擺放家中神像,並嘗試收拾毀掉的家具、物品。除民眾的家園外,宜蘭地方法院、火車站及公路局亦受災,損毀嚴重。影片中可見,醫院收容不少傷者,而罹難者則被置於室外,以布料遮蓋。在8月8日,臺灣省政府主席周至柔則到當地視察,在官員帶領下,到不同地點巡視災情。
1962年8月5日,臺灣北部及東北部一帶受強烈颱風歐珀侵襲,位於蘭陽平原的宜蘭、壯圍、五結、員山、礁溪等地嚴重受災,其中以宜蘭的災情尤為慘重,影片紀錄了宜蘭受災後的情況。
歐珀颱風約在1962年7月31日於呂宋島東方海面形成,並向西北方行進,逐漸逼近臺灣。8月4日晚上十時,臺灣省氣象所發佈颱風警報,當時歐珀的最大風速達每秒55公尺,為臺灣帶來強風及豪雨。8月5日晚上10時,歐珀於宜蘭登陸,直接侵襲蘭陽平原,做成嚴重破壞。在8月6日,歐珀從桃園、新竹間出海,於馬祖附近進入中國大陸,而在當天下午4時,臺灣的海上陸上颱風警告已告解除。
由於歐珀登陸地點為宜蘭,故其受到影響甚大。在宜蘭計有57人遇難,並有5000餘人重傷或輕傷,而受損房屋則達上萬間,而農地亦流失600多公頃。公共設施如鐵路、地方法院亦受損,且全縣斷電,飲用水供應也成問題。蘭陽平原其他地區如礁溪則因海水倒灌,令大量農地被毀,亦有災民被困水中。在北部地區如臺北市,8月5日的交通一度斷絕,且水、電供應中斷,計31人受傷,房屋損毀達200間,但受災程度明顯不及宜蘭地區嚴重。
為了因應歐珀所帶來的損害,臺灣省政府在8月7日便緊急撥款100萬元,以協助救災、重建。除緊急的經濟援助外,為了增加協助宜蘭重建的人力,宜蘭全縣役男停止徵召兩個月,以留當地恢復家園。在8月底,臺灣省政府又撥款3000萬元,以作為對災民重建房屋的貸款。僅宜蘭一地,歐珀便造成了高達10億的經濟損失,可見其損害之重大。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