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台南市立人國小校慶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NC

台南市立人國小校慶

本影片為「臺南市立人國小校慶」,拍攝時間約為1970年,放映時間不明,片長1分1秒,音軌完整清晰。

影片以立人國小遊藝會作為開頭,旁白說道「自實施九年國民義務教育以來,全臺國小學童都有充分的時間學習各種學藝活動,使其身心健康得到均衡發展」。並提及臺南市立人國民小學在每學年中皆會進行遊藝會的演出,本片便以這次慶祝72周年校慶的遊藝會演出為例。描述遊藝會為在形式上是包含音樂、舞蹈、說話、體育、美術、勞作等項目的綜合表現,在內容上更能把一切學科、術科,及國民生活規範都融冶於一爐的活動。最後旁白提及立人國小在歷年來所舉辦的遊藝會皆非常突出,博得學生與家長及地方人士一致的好評。

臺南市立人國小其前身可追溯至1898年隨著〈臺灣公學校令〉頒布所設立的臺南第二公學校,其首任校長為平田忠四郎,其地址設於西門外水仙宮原三郊本部三益堂(今水仙宮後之永樂市場處)。之後隨著學生漸增,上課空間不足,也輾轉至外新街舊育嬰堂故址、頂南河街民宅等地暫時設立教室供學生修課學習,直至1908年才於西門外德慶溪北,原大廠之地,也就是今日校舍現址興建,並於1911年完工,計有本館1棟8間,教室4棟,每棟各3間,以及運動場。

1928年臺南第二公學校因校址位臺南市寶町,而改名為寶公學校。但隨著學生增加,校舍日趨狹小,於是在1935年規劃拆除本館及校舍,另動工興建新校舍本館,至1938年完工,為今日立人國小之忠孝樓,更在2003年被指定為臺南市定古蹟。1941年因〈國民學校令〉的頒布,改名為臺南寶國民學校,並分設出伏見國民學校,為今日臺南市公園國小前身。

隨著日治時代結束,1946年校名改稱為臺南市北區第一國民學校,隔年改名為臺南市北區立人國民學校,其緣由有一說為紀念青年軍統帥孫立人將軍,另一說則為校舍正臨立人街,以街道做為其命名之依據。1968年因應九年國民義務教育的推動,校名改稱為臺南市北區立人國民小學,並沿用至今。立人國小之校慶,在1998年曾沿襲臺南第二公學校開校典禮10月22日,舉行創校一百周年校慶活動,但在2000年後,校慶則多於11月舉行。

立人國小作為一間歷史悠久的學校,其教學成果多受各方肯定,多次在生活教育、美術、棒球等各項目被指定為示範、實驗學校,並培育出多名傑出校友,如前內政部長連震東、國立成功大學歷史學系教授石萬壽、畫家郭柏川、彩繪大師蔡草如、動物學家郭光雄等人。而現今立人國小也持續憑藉優良的學風作育英才,為地方的文教發展做出貢獻。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社會與政治
建檔單位國家電影及視聽文化中心
創作者
台灣電影文化公司
時間資訊
拍攝時間
1970
媒體類型
影片

關鍵詞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