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田中里萬興宮

田中里萬興宮
數位物件授權: CC BY

萬興宮是清代拓墾者定居彰化市田中里的信仰中心。寺中主祀神明為朱、李、池三府千歲,陪祀則有觀世音菩薩、三太子、土地公、三彭祖師等。寺內現仍保留清乾隆乙卯年欽點浙江處州府同知林國泰贈「威儀降福」的匾額。

萬興宮的建立,始於康熙56年(西元1717年)福建漳州林姓宗族率族民來台拓墾。臨行前恭迎朱、李、池三府千歲同行保護,並發願若宗族全體平安抵台,願意立祀祭拜。日後,林姓宗族在今臺中龍井鄉水裡港平安登岸,並溯溪而上,選擇貓羅溪的「田中央庄」(今彰化市田中里)定居,並在宗祠廳堂內供奉三府王爺,康熙60年(西元1721年)村民請示王爺建廟事宜,王爺欽點廟地,並賜名「萬興宮」。

日治時期明治44年(西元1911年),三府王爺突然降乩指示拆廟,信眾疑信參半,遲不敢行動。孰料,數日後王爺又緊急降乩,指示「親拆廟宇」。此時信眾才將眾神明緊急安奉他處。次日午夜開始,竟豪雨傾瀉,村莊三分之二慘遭淹沒,萬興宮亦難逃此劫,所幸無人傷亡。大正二年(西元1913年),莊民重建萬興宮於現址。後又因廟宇地基低於路面,每逢下雨廟埕積水,因而民國83年甲戊11月19動土重建,於85年丙子年10月26日入火安座。    


下載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創用CC姓名標示 3.0 台灣及其後版本(CC BY 3.0 TW +)
 複製授權引用資訊
描述文字授權: CC BY

基本資訊

原始資料連結原始資料連結
資料來源機關收存系統
主題分類民俗與宗教
建檔單位國立彰化生活美學館
所在地-地址
彰化縣彰化市田中里田中路245巷6號
免費進場
史料時間
類型名稱
1711年代


所在地-緯度
0.0
所在地-經度
0.0
是否開放
參考資料
萬興宮沿革碑 文化資源地理資訊系統 Yahoo新聞2019年9月30日
撰寫者
陳惠美

關鍵詞

回到最上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