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渡船福德宮

彰化「渡船頭」位於烏溪南岸彰化市三村里,清朝時期設「柴坑仔渡」又名「林仔潭渡」,為彰化與烏日之間烏溪南北岸重要渡口。乙末日軍接收台灣,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率軍由北而南,八卦山戰役前,在烏溪北岸大肚駐紮之日軍往上游移動,於渡船頭搶進烏溪南岸,後攻克定軍山。民國48年(1959)八七水災,渡船頭地區受災嚴重,後彰化縣實施農地重劃,渡船頭與和美嘉寶潭為最早實施的兩個區域。

「渡船福德宮」建廟年代現已不可考,據廟方沿革所載約略為清朝末年日治初年。原位在渡船頭渡口附近,後民國95年(2006)遷建於現址。廟旁現存嘉慶19年(1814)半線通往渡船頭要道之「新建福興橋」石碑,後道光9年(1829)福興橋又因水災而被沖毀。該石碑於2008年修築堤防時,於旁邊農田裡重新出土。


基本資訊

  • 免費進場
  • 史料時間
    時間
    清朝末年


    類型名稱
    清朝末年


  • 所在地-緯度
    24.096757
  • 所在地-經度
    120.586079
  • 是否開放
  • 撰寫者
    方怡中
  •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at
    24.096757


    detailPage.fieldLabel.Culture_Place.places_lng
    120.586079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