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影片乃由梁明賢先生細談員林與彰化地區戲院的分布及各戲院的播映類型,影片的拍攝時間為2022年5月11日,片長共5分1秒。
根據梁明賢先生的描述,1970、1980年代員林市區戲院的規模以新生戲院為最多,擁有破千的座位數,而明都戲院的規模是員林市內最小的戲院。各戲院播映的類型片也都獨樹一幟,好比新生戲院專映邵式出品的影片居多,文化戲院為武俠與文藝類型等國語影片,而國際戲院則為武打類型片及洋片為主,當時因臺日斷交(1972年)之故,以日本作為出品國的影片被限制進口至臺灣各地戲院上映。就梁明賢先生的印象中各戲院最賣座的電影分別為位於惠來街明都戲院播映的《成功嶺上》(張佩成導,1979)、光明街文化戲院播映的《搭錯車》(虞戡平導,1983),以及中山路國際戲院放映由成龍主演的《醉拳》(袁和平導,1978)。
員林明都戲院票房反應最好的《成功嶺上》一片,由中影出品,張佩成導演,林青霞、秦祥林等人主演的軍教片,劇本改編自小野原先發表於《聯合副刊》的作品「擎天鳩」。軍教片大部分由中影、台製等公營製片廠拍攝,以作為政治宣傳之用途,其目的在於強化愛國情操,並同時鼓舞時值1970年代的民心士氣。《成功嶺上》以喜劇形式包裝嚴肅的政策性題材,由於當兵經驗的普遍性,引起民眾共鳴,而在1979年春節檔期上映時大受歡迎。在1980年代紅極一時的許不了,也以喜劇形象出演於本片之中。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