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蜊兵營–內牆
文資身分:文化景觀
1959至1960年間,軍隊縮編而裁遣大量官兵,國軍退除役官兵輔導委員會將部分退役軍人安置在彰化海濱,輔導從事養殖水產就業。1961年,「彰化榮民蛤蜊養殖場線西分場」成立,並興建房舍供輔導就業的退役軍人居住。這些退役人員經營蛤蜊養殖得以自足,並擔負海防安全責任,被稱做蛤蜊兵,又稱「粉蟯兵」,而有「蛤蜊兵營」之名。1967年因彰濱工業區填海造地和西濱公路的開闢,蛤蜊養殖場就此解散。這些退役軍人大部分搬離,少數人留下,並在蛤蜊兵營北側自力發展出建築形式相似的聚落。民國1970至1972年間,因海堤工程人力需求,蛤蜊兵營提供給表現良好的受刑人進駐,協助海堤修建。海堤修築完畢後遷離,此後蛤蜊兵營閒置廢置多年,於2008年登錄為文化景觀。
線⻄蛤蜊兵營的建築樣態簡樸,格局規矩⽅正,房屋的磚牆修⾯⼤致單純,外牆僅有⽔泥混製海沙修飾,室內牆壁修⾯則以⽔泥拌沙及⽯灰塗抹的三層施作。部分內牆可以看到淡藍⾊的漆⾊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