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瑞萍於2008年被診斷出鼻咽癌第二期,轉移到淋巴四期,接受一連串化療、電療,雖然病情獲得控制,但治療後的副作用及心境無法轉換,得到極重度憂鬱症。在兄弟姐妹細心陪伴及治療下,病情逐漸好轉穩定。2009年初在電視上看到關於大笑抗癌的新聞報導,心想何不來試試看呢?於是邀請臺灣愛笑創辦人陳達誠笑長到花蓮講課,隔天便成立臺灣東部第一個愛笑俱樂部。她的身心狀況隨著愛笑的練習而變得越來越好,擁有更多正面能量與思緒,現在碰到再糟糕的事也能快速的轉念。
字幕內容
陳瑞萍於2008年被診斷出鼻咽癌第二期,轉移到淋巴四期,接受一連串化療、電療,雖然病情獲得控制,但治療後的副作用及心境無法轉換,得到極重度憂鬱症。在兄弟姐妹細心陪伴及治療下,病情逐漸好轉穩定。2009年初在電視上看到關於大笑抗癌的新聞報導,心想何不來試試看呢?於是邀請臺灣愛笑創辦人陳達誠笑長到花蓮講課,隔天便成立臺灣東部第一個愛笑俱樂部。她的身心狀況隨著愛笑的練習而變得越來越好,擁有更多正面能量與思緒,現在碰到再糟糕的事也能快速的轉念。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