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錦昌生於日本昭和3年(民國17年)的復興鄉,9歲搬到尖石新樂,過著傳統泰雅族的農耕和狩獵生活。母親是巫醫,擅織布,父親擅獵,家裡經常有肉可吃;父親和姊夫都有紋面,但日據時代開始禁止,於是他這一代就沒有紋。哥哥被徵召去南洋沒有回來,12歲時父親早逝,他變成獨子,16歲就結婚。35歲時為了養3個孩子去遠洋漁船工作18年,之後到臺北工作,60歲回部落養老至今。小時候每年都跟著爸爸一起進行泰雅祖靈祭,自從信仰天主教之後就不再拜泰雅祖靈。
字幕內容
朱錦昌生於日本昭和3年(民國17年)的復興鄉,9歲搬到尖石新樂,過著傳統泰雅族的農耕和狩獵生活。母親是巫醫,擅織布,父親擅獵,家裡經常有肉可吃;父親和姊夫都有紋面,但日據時代開始禁止,於是他這一代就沒有紋。哥哥被徵召去南洋沒有回來,12歲時父親早逝,他變成獨子,16歲就結婚。35歲時為了養3個孩子去遠洋漁船工作18年,之後到臺北工作,60歲回部落養老至今。小時候每年都跟著爸爸一起進行泰雅祖靈祭,自從信仰天主教之後就不再拜泰雅祖靈。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