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光復前後大倉嶼的窮苦生活

號稱內海珍珠的大倉島,在民國40年代漁船機械動力化之前,生活一直相當窮苦。陳木郡回憶,當時1天只能吃2餐,主食是地瓜簽,要依靠搖櫓討海,夏天時搖櫓將漁獲搖到後窟潭,再肩挑到馬公販售,獲利後再肩挑一籃地瓜簽與一籃柴火回來。到了冬天,嚴酷東北季風下難以搖櫓,只能走海路到城前,再搭公車到馬公販售。頂著刺骨寒風,走過冰冷海水過海路的生活,直到動力漁船後才大幅改善。

字幕內容

基本資訊

  • 貢獻者
    上傳者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團隊

    蒐錄者
    國立澎湖科技大學團隊
  • 創作者
    陳木郡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16/08/09
  • ISBN
    2016002466
  • 材質
    瀏覽次數:1338
  • 媒體類型
    影片
  • 尺寸
    00:10:27
  • 時間分期
    災難/家庭/家族/愛
  • 版本
    完整影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