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俊仁出生於花蓮鶴岡梧繞(O’law)部落,這個阿美族的古老部落,現今仍保留許多優質的傳統習俗。本身是阿美族人的陳俊仁,現任鶴岡國民小學校長,為了在校內推廣部落的伐木舞,特別邀請舞蹈教師教授學生舞步,希望讓更多的人,跨越族群,以更美、更真的角度欣賞阿美族的優質文化。在他成長的過程中,還記得梧繞部落只要有新人即將成婚,部落裡的勇士就會一起上山砍伐良木,共同為新人搭蓋堅固美觀的新房,勇士在出發前齊聚在「聚會所」,大家圍聚在一起,跳著伐木舞,鼓舞彼此的士氣,領唱者與扛木勇士的對唱歌謠中,蘊含著「提醒」、「專注」與「樂天知命」的意涵,他將這段推廣、傳承伐木舞的歷程稱為「伐木舞傳奇」。
字幕內容
大家好我叫陳俊仁,我在教育界服務,今年要滿30年了,那在教育界服務的這段過程當中,我覺得印象最深刻的,也是我覺得生命中最重要的一個過程,就是在我們花蓮193縣道的鶴岡部落,也就是鶴岡國小,那鶴岡部落阿美族的名子叫做
,
的意思以漢人的意思就是土地很黑的意思,這是一個阿美族的古老的部落,他們保留很多優質的阿美族習俗,那我們在那段過程當中,很用心的傳承優質的原住民文化,我們跟著師生們走訪部落,採集了很多阿美族的歌舞經典,然後利用耆老的口傳,師生們一字一句的收錄跟整理,編出來了美麗動人的歌舞故事,那我們這個故事的名稱我們就取名為「伐木舞傳奇」,透過師生們豐富的創意重新展現分享那「伐木舞傳奇」的故事我們希望能夠永續流傳,那在梧繞部落傳統裡面,只要阿美族有新人要結婚那部落裡的勇士就會不約而同齊聚聚會所準備上山尋找良木要蓋房子,幫即將成婚的新人搭蓋堅固美觀的新房,勇士們準備上山伐木前,為了鼓舞彼此的士氣大家會圍聚在一起手牽著手,然後手臂彎舉、躬身、挺腰、點踏、儀樂(02:47不知道是不是這個意思)彼此鼓勵,建立默契,那展現出老鷹般的氣勢,在上山前耆老會叮嚀即將結婚的新人注意自已的安全,提醒勇士們如何挑選良木,如何綑綁木材,那部落裡的少女也會以歌聲傳達牽掛與祝福,期待我們阿美族的勇士們,尋得良木早日歸來。 [03:13]當勇士們找到良木之後,大家就一起把這些木頭扛下山來,但是在古老的年代,沒有很好的交通工具跟交通運輸的公路,他們要用徒步的要經過顛簸不平的山間小路,然後長者跟勇士們的吟唱彼此提醒注意山間小路的障礙,然後藉由歌聲減緩肩上的負擔,讓這份辛苦的伐木工作也變得很輕鬆愉快,那在阿美族部落的伐木舞其實是展現了我們阿美族人集體工作的習性,扛木頭的順序很特別長者在前年少的在後,也反映出我們阿美族人對階級制度還有世代傳承的重視,更可貴的是梧繞部落的伐木舞在領唱者跟扛木勇士的對唱歌謠中蘊含著提醒、專注還有樂天致命的意涵,我想用這種最虔敬的肢體展現我們鶴岡部落的伐木舞讓更多不同族群的人用更美更真的角度去欣賞阿美族的優質文化,然後不同的族群的人彼此學習,遞質文化的精隨,讓族群間的同工可以消失,然後所有的族群都可以彼此共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