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後庸17歲到水泥廠,負責修理水泥廠機器,練就很好的燒焊技術。在花蓮水泥廠工作8年後,後來開鐵工廠,當時光是接船的訂單就做不完。起初人們大多用木船,後來換鐵船,那時鐵船常相撞,一撞船頭就歪,當鐵船撞壞或要重做就會需要他。他家中有5個小孩和父母要奉養,所以白天開發業務,晚上拼命工作,而因為品質佳,口耳相傳生意不錯。後來一位學徒要跟他借錢他不借,學徒串連其他同事罷工,他決定縮小經營規模。
字幕內容
李後庸17歲到水泥廠,負責修理水泥廠機器,練就很好的燒焊技術。在花蓮水泥廠工作8年後,後來開鐵工廠,當時光是接船的訂單就做不完。起初人們大多用木船,後來換鐵船,那時鐵船常相撞,一撞船頭就歪,當鐵船撞壞或要重做就會需要他。他家中有5個小孩和父母要奉養,所以白天開發業務,晚上拼命工作,而因為品質佳,口耳相傳生意不錯。後來一位學徒要跟他借錢他不借,學徒串連其他同事罷工,他決定縮小經營規模。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