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漁法的見証者

江鍚鈴在光復後靠抓花飛、釣鯤仔維生,他用竹子綁釣線,一簍約200多門,在船後放,類似現在的延繩釣。民國31年左右,當時還沒有竹排,後來有3位琉球的船長來開發漁場,使用雞毛在近海釣得很好,江鍚鈴做了3個竹排給他們,釣得很成功,結果大家都開始用竹排,結果連竹子都買不到。而南方澳有位省議員自日本引進巾著網,他記得當時作業了2到3年不得法,放棄了2年之後,才掌握了這項漁具的使用。

字幕內容

基本資訊

  • 貢獻者
    上傳者
    宜蘭縣史館站管理者
  • 創作者
    江錫鈴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15/10/20
  • ISBN
    2016001575
  • 材質
    瀏覽次數:244
  • 媒體類型
    影片
  • 尺寸
    00:14:09
  • 時間分期
    其他
  • 版本
    完整影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