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女士16歲參加自衛隊,一直到結婚為止。自衛隊有許多艱困的訓練,像是遠距離打靶和醫護訓練,打靶都是真槍實彈,女性的力氣比較小、加上後座力強大,肩膀時常瘀青受傷。她說那時每個人是5發子彈,但自己的標靶上常有6、7顆彈孔,都是旁邊的人沒有瞄準打過來的。當時對岸與金門實施單打雙不打,當地居民已經可以靠著聽砲彈的聲音來辨別砲彈落下的位置,她家底下就是防空洞,經常到防空洞躲砲彈。
字幕內容
楊女士16歲參加自衛隊,一直到結婚為止。自衛隊有許多艱困的訓練,像是遠距離打靶和醫護訓練,打靶都是真槍實彈,女性的力氣比較小、加上後座力強大,肩膀時常瘀青受傷。她說那時每個人是5發子彈,但自己的標靶上常有6、7顆彈孔,都是旁邊的人沒有瞄準打過來的。當時對岸與金門實施單打雙不打,當地居民已經可以靠著聽砲彈的聲音來辨別砲彈落下的位置,她家底下就是防空洞,經常到防空洞躲砲彈。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