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9歲的鄭元愷,18歲就開始拜師學藝學雕刻,與雕刻大師朱銘是同門師兄弟。熱愛家鄉的他,一刻就是一甲子的光陰,見證了雕刻盛世,大家雕神像、擀麵桿,每支擀麵桿上都有雕花。過去總是一早就開始工作,常做到10點多,有時晚上會再請人現殺雞煮麻油雞,吃好料慰勞自己,那段時間是「臺灣錢,淹腳底」的美好時代。他說現在年紀大了,後代年輕人又吃不了苦,恐怕這項黃昏產業的手藝即將失傳。
字幕內容
今年79歲的鄭元愷,18歲就開始拜師學藝學雕刻,與雕刻大師朱銘是同門師兄弟。熱愛家鄉的他,一刻就是一甲子的光陰,見證了雕刻盛世,大家雕神像、擀麵桿,每支擀麵桿上都有雕花。過去總是一早就開始工作,常做到10點多,有時晚上會再請人現殺雞煮麻油雞,吃好料慰勞自己,那段時間是「臺灣錢,淹腳底」的美好時代。他說現在年紀大了,後代年輕人又吃不了苦,恐怕這項黃昏產業的手藝即將失傳。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