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9年創立的全美戲院曾歷經輝煌時期,經營戲院的吳義垣說,那時光是臺南市就有3、40家戲院,每家都是人山人海。一直到數位影片席捲市場,陪伴觀眾成長的地方戲院日漸消失,許多老戲院紛紛吹熄燈號。但吳義垣與新一代堅持電影文化的傳承,保留手繪看板、人工蓋章的紙票,以多元思考和方法力挽劣勢,賦予老戲院新生命。
字幕內容
民國39年創立的全美戲院曾歷經輝煌時期,經營戲院的吳義垣說,那時光是臺南市就有3、40家戲院,每家都是人山人海。一直到數位影片席捲市場,陪伴觀眾成長的地方戲院日漸消失,許多老戲院紛紛吹熄燈號。但吳義垣與新一代堅持電影文化的傳承,保留手繪看板、人工蓋章的紙票,以多元思考和方法力挽劣勢,賦予老戲院新生命。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