瞿春儂20歲時來到臺灣,剛到花蓮的時候先捕魚,後來跑商船直到民國74年。記得剛從大陳撤退的時候,到了基隆港按照漁、農、工、商不同職業登記,上大陳的捕魚家分到花蓮,一家人先住在壽豐的志學國小,民國45年再遷回自己的村子裡。政府邀請優秀的漁夫辦講習,也到高雄旗津的漁產學校講習,雖然花蓮和大陳捕魚的方法不一樣,但時間久了就會了。過年的時候會在家裡謝天,之後就會把祭品拿到阮弼真君廟謝神,請神明保佑捕魚平安豐收。
字幕內容
瞿春儂20歲時來到臺灣,剛到花蓮的時候先捕魚,後來跑商船直到民國74年。記得剛從大陳撤退的時候,到了基隆港按照漁、農、工、商不同職業登記,上大陳的捕魚家分到花蓮,一家人先住在壽豐的志學國小,民國45年再遷回自己的村子裡。政府邀請優秀的漁夫辦講習,也到高雄旗津的漁產學校講習,雖然花蓮和大陳捕魚的方法不一樣,但時間久了就會了。過年的時候會在家裡謝天,之後就會把祭品拿到阮弼真君廟謝神,請神明保佑捕魚平安豐收。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