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哲次出生於霧社事件後3年,從小受日本教育,初次見到美國人聽到真正的英文,也對英文有了學習興趣。臺灣光復後環境從日語轉為中文,讓他在學習上遇到不少挫折,但他依然努力用功,特別熱愛英語,後來進入師大就讀英語系,也通過出國留學面試。現在雖然已從校長一職退休,但他退而不休,開設英語補習班培養人才。他不只在英文教育有傑出的表現,音樂方面也有一席之地,早期曾經與李泰祥老師等人,組成臺東第一個提琴四重奏樂團。
字幕內容
不求第一 只求唯一 個人的生命史,每個人都不同。但是從個人的生命史上,可以反映出當時時代的背景和即期的歷史。 我個人的生命史,是算是歷史的一小部份。我經歷過自己認為經歷過,很多現代人所沒有想像到的時期,還有個人的傳奇故事。 我出生時是霧社事變的三年之後,所以霧社事件發生之後呢,日本人對台灣的一個政策改變。 都是開始這個一視同仁。那時候沒有分,日本人一等國民,台灣人是二等國民。 原住民是三等國民,那個時候就開始沒有了。所以我出生的時候,已經是非常治安不錯的時候。 台灣光復了以後我就進入初中,那時候的初中。那麼初中進去以後就上課的心,就完全不一樣。 從日語轉為國語。當時上課的情形,幾乎都是四月入學,一直到七月。這個算還沒有循環不覺得時候,我們上課都還是用日語和台語上課。 還沒有國語,沒有聽過。那時候國語還沒有聽過。所以阿兵哥、警察偶爾講講講,聽不懂的話。 那麼第一次,當時國小的時候,戰爭的時期。這個日本人把美國人醜化,漫畫上面畫得非常醜。 就像我們那個蔣介石時期,反攻大陸的時候,共匪不是人。那個畫的漫畫簡直是那個一樣。 這種情形,所以呢,大家的心裡面就想這個,美國人醜醜的很難看像魔鬼一樣。 有一天,我帶一個日本的小朋友,那是日本同學嘛。就帶他去成功馬路旁邊有一棵老榕樹。 榕樹上面有一個鳥窩,然後上面有三個蛋,我帶你去看。就爬爬爬,爬到樹上去。 美國飛機來空襲,來轟炸港口的船隻。所以從樹上看,來不及去防空洞。所以兩個人就躲樹葉底下,後來那飛機來了。 第一次聽到那個機槍掃射。那聲音,整個都震撼,然後在樹上看了以後呢,第一次經過我們的前面,港口、船隻,然後丟炸彈。 我就在樹上面想,這飛機,三架美國的飛機,是來轟炸它的。不是打我們的,我那時候這樣想,所以第二次旋回,我就從樹葉一直慢慢看。 它那是螺旋槳的飛機,那個時代。不是噴射機。所以飛的速度現在看起來是…那個時候是很快。 但是看起來很慢,可以看到那個美國飛行員在那裡,因為地上都沒有對空的擊空砲之類的,所以呢,他很放心地在飛機上掃射的時候,還在那邊笑呀。 哈哈大笑,很過癮。看到那個美國空軍,看到第一個感想就是哎唷!怎麼那麼漂亮! 白白的,笑得很可愛。警報解除了以後呢,我就回去了。就跟爸爸講,哇!今天看到美國人。 他就馬上把我的嘴巴閉起來,還打我,不准講。很漂亮那個美國人,他說不准講。 當時,你只要說美國好、英國好,那你就非國民。有罪的捏!怕會被抓去,所以就不准講。 所以我就一直不講,但是腦海裡面就覺得美國人很漂亮。非常地一種…也不是羨慕呀,就是一種感覺。 這是第一次,看到美國人。進了學校以後呢,我們中學叫英語科,第一堂英語課,那時候,日本老師…日本人要回去日本。 還要再等船期。那麼有些老師船期還沒到,還留著繼續上課。那上課就用日語上課。 數學也是用日語上,那個時候日本老師已經幾乎差不多都離開了。但是有的時候,想數學什麼的都從國小受過訓的人,就請他來上課。 那我的英文第一節課英文老師上來以後捏,在黑板上寫兩個S。很大的S,我們不是從ABC開始,一上來就講,這老師說,全世界聽說也有一千多種的語言當中,但是沒有像英文這樣子,這個叫做S,這個叫S。 兩個字母中間呀,一英哩。他就下課寫mile,mile就放進去了。你看,S跟S就是一個mile。 我們看不懂,他就講了。講了以後呢,沒有人笑。啊?怎麼沒有人笑?真笨喔~跟去年的學生一樣。 好啦好啦~下課下課!就下課,第一堂課。就這麼幾分鐘的課,我幾十年都沒有忘,奇怪呀。 當時的英文就是臺灣人教嘛,所以發音都是日本式的,舉個例子來講,你們聽得懂嗎? 辣斗,衣司,啊,辣斗。That is a rat. Rat就是老鼠。這種情形,古斗,摸寧古。 就是good morning,這樣子唸喔。喔,這個就是英文喔?這跟日語差不多嘛! 到了高一的時候,我有一個特別機會,認識一個同學。他說,我們去機場,台東,現在的台東機場。 以前是他們日本的飛行員的訓練地方,所以很多戰爭結束了以後呢,這個軍用的練習機,就丟在那個地方。 我們去那邊就玩那個飛機,他說裡面有收音機,可以拿來聽這樣子。我們那時候收音機是買不到的,那個時候沒有物質。 沒有錢,我就覺得蠻好奇,去那邊把那個…飛機艙沒有人管呀,飛機上的那個收音機把它拆下來。 拆下來不曉得,反正他叫我統統帶回去。用電線,拿線了以後呢,就聽了,都是嘰嘰喳喳的。 根本就沒有什麼東西,聽不到。在有一天,摸摸以後呢,半夜裡呀,不曉得怎麼樣子就聽到了那個英文的廣播。 聽到這個,This is broadcasting from Manila是馬尼拉的廣播。後來才知道,那是馬尼拉的美軍電台。 都在講英文,聽不懂但是聽起來非常地舒服。這樣子的每天早上,聽了以後呢,那個語調啦就是,裡面還有幾個字是聽得懂的。 我就學這個它的語調呀,每天早上上學的時候,我就拿課本,英文課本,就從家裡到學校,一個鐘頭。 走那個,現在的復興國小那邊。那時候是墳墓,經過墳墓到學校的操場,這樣子。 每天風雨無阻地唸,所以當時因為有這麼一個刺激,這麼一個機會。我就開始盡量像美國式的發音。 學一學然後捏,唸唸唸,唸到高三畢業。等我到了師大,讀英語系的時候,才有一個真正的語音學,還有美國人教的英語會話。 那時候才真正接觸英語學習,就這樣開始的。所以,後來一直到這個開始當了老師以後,我就覺得還是很多這個不夠的部份。 怎麼辦呢?我就想一想留學,但是家裡都沒有讓你留學的錢,但是沒有辦法,談不上。 我就在大三的時候,曾經考過西班牙的這個交換學生的考試,錄取了喔! 錄取了喔,但是呢,再去西班牙留學的話,當時那個要五萬塊的生活費。 四年的生活費,我跑回來跟爸爸商量,爸爸說辦不到啦!你把家裡的全部賣掉也不夠,大學畢業了以後,當老師。 當老師的時候呢,正好有一個機會,考那個??文化中心(10:54)的獎學金。只有英文老師才可以考。 那就去考,所以從韓國、日本、台灣挑的時候,我們那時候已經,考試的部份就挑了剩下12個人。 一個一個去口試。口試的時候運氣好,這個老師呀,這個教授就問了,口試的時候問了,你這個英語教學方面,有沒有讀過什麼書呀? 我說有呀!什麼書呢?那時候非常…最新的這個..大概很多國家都在流行讀那本。喔?怎麼知道?我當時是讀日本的英文教學雜誌,英語教育。這個雜誌裡面常常介紹這本書,叫做Learning and teaching English as foreign language這麼長的名字呀。 我就把這個名字講了,那個老師眼睛就瞪很大,誰作的呢?我說羅曼拉多。就這個人的名字都可以唸出來,裡面內容寫什麼呢? 故意這樣問呀,後來我就裡面…沒有看過這本書呀,就真的沒有。但是雜誌裡面介紹的就東湊西湊的,把它幾個重點排在一起寫。 這樣子,他就很高興。還沒講喔,他還沒有那個露出來,然後他說,你去美國想要做什麼,想要讀什麼? 我說,我對發音很有興趣。但是在台灣好像學不到真正的英語發音。第二個就是,我很想知道英語應該是怎麼教。 應該是這個教學方法是什麼東西,我很想學到這兩樣東西。他就感覺到,哇~非常這個..答得非常滿意。 尤其是那個書啊,是他的從小的Childhood mate,小孩子時候的玩伴。後來長大,他那麼好的朋友的書,讀了以後還能夠講得出來,很高興。 所以他就高興地馬上站起來,oh! You’ve passed! 你通過了!就在教育大學,有一個很好的際遇,就是那個發音學的教授,Mrs.Kart女的。 我們這十幾個亞洲的老師當中呢,特別喜歡我。下課抓住我,她說,你現在..那時候我們的發音大概是台灣學的是英國式的發音。 她說你既然來了美國,為什麼不學美國的發音?我就試看看,我就是把那個英文的單字,英國人是not,美國人是not。 英國人是hot,美國人是hot,差很大!英國人叫car,美國人叫car。這種的單字,她就要我學美國音。 所以我就把這種單字寫了兩三百個,每天早上在屋頂練習。把它切成美國式的發音以後,那個老師非常高興、非常滿意。 都給我很高的高分。到現在為止,我大概跟各位說的是第一次見到美國人,第一次聽到美國人講英語。 然後一直這一路過來,英語教學為我的一生的專業。那麼目前現在是雖然退休了,但是我覺得退而不休。 自己還是繼續自己的研究,那麼我這方面,跟英語教學並行,我的生活裡面並行的一個興趣就是學音樂。 從八歲的時候就開始,我父親教我小提琴,那麼這一路一直拉,一直有機會,雖然我不是最好,但是我對這方面非常有興趣。 我父親當時對我的教育是,不要做第一名,那時候日據時代要做第一名絕對辦不到的。 不要做第一名,可是呢,Only one,唯一的。別人沒有你就有的,這種心情。所以有很多的英文老師教英文,可是呢,恐怕教英文又拉小提琴的,是唯一的一個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