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30年出生的莊謙達,為了賺錢給母親醫病,曾經去北埔番婆坑礦坑當礦工,做了幾天覺得不知哪天會被活埋,就改到外面推煤炭,又擔任維修軌道的工作。之後到臺北做板模蓋大樓,再回新竹進工廠上班,同時耕種茶園,從年少時代耕種茶園算起,前後總共約有50年耕茶經驗。另外他也種植洋菇,當時北埔有台新罐頭工廠,製作洋菇罐頭外銷,莊謙達種了3、400坪,每天切好之後載去給工廠。如此勤奮身兼數職,終於有能力蓋房子安身,不再是無殼蝸牛。
字幕內容
民國30年出生的莊謙達,為了賺錢給母親醫病,曾經去北埔番婆坑礦坑當礦工,做了幾天覺得不知哪天會被活埋,就改到外面推煤炭,又擔任維修軌道的工作。之後到臺北做板模蓋大樓,再回新竹進工廠上班,同時耕種茶園,從年少時代耕種茶園算起,前後總共約有50年耕茶經驗。另外他也種植洋菇,當時北埔有台新罐頭工廠,製作洋菇罐頭外銷,莊謙達種了3、400坪,每天切好之後載去給工廠。如此勤奮身兼數職,終於有能力蓋房子安身,不再是無殼蝸牛。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