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興隆年輕時做服飾批發,後來產業外移,庫存壓力讓他血本無歸,被迫中年轉業,從「衣」轉到「食」。民國84年他遇到關廟製麵的老師傅,願意教他如何製麵,因此一頭栽進製麵行業,運用過去的生意經驗,20年來市場反應不錯,5、6年前更賣到東南亞。麵需要曬太陽,這個以往要看天吃飯的行業,現在他運用烘乾機,陰天也可以製作,另外加入文創概念開發了各種麵食產品,如「愛情麵對麵」、「玫瑰刀削麵」等。
字幕內容
陳興隆年輕時做服飾批發,後來產業外移,庫存壓力讓他血本無歸,被迫中年轉業,從「衣」轉到「食」。民國84年他遇到關廟製麵的老師傅,願意教他如何製麵,因此一頭栽進製麵行業,運用過去的生意經驗,20年來市場反應不錯,5、6年前更賣到東南亞。麵需要曬太陽,這個以往要看天吃飯的行業,現在他運用烘乾機,陰天也可以製作,另外加入文創概念開發了各種麵食產品,如「愛情麵對麵」、「玫瑰刀削麵」等。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