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國96年才20歲的許鈞智,參加彰化南北戲曲館暑期研習營,從此踏進北管戲曲,每星期從鹽水到彰化2次,學習北管各種樂器,到目前從不間斷。是什麼動力讓他如此堅持走這條路?他說北管在臺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當時讓府城人引以為傲,曾幾何時,北管戲曲的重鎮反而在彰化,他覺得自己有使命,應該在臺南重振北管戲曲。因此他於103年成立關督府聖恩社北管,學員大都是學生,每星期一、三、五練習,希望讓臺南再度成為北管重鎮。
字幕內容
民國96年才20歲的許鈞智,參加彰化南北戲曲館暑期研習營,從此踏進北管戲曲,每星期從鹽水到彰化2次,學習北管各種樂器,到目前從不間斷。是什麼動力讓他如此堅持走這條路?他說北管在臺灣已有300多年的歷史,當時讓府城人引以為傲,曾幾何時,北管戲曲的重鎮反而在彰化,他覺得自己有使命,應該在臺南重振北管戲曲。因此他於103年成立關督府聖恩社北管,學員大都是學生,每星期一、三、五練習,希望讓臺南再度成為北管重鎮。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