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少年懷民的文學歲月

他喜歡待在家裡,各式各樣的書籍是孕育林懷民熱衷文學創作的溫床。父親留日帶回的《源氏物語》精裝版是兒時的積木,叔叔書架上的水滸傳、三國誌、從美國寄回來白雪公主……等,都成為他寫作的養份。 初中時,開始寫作、投稿,受到作品刊登於《聯合報》副刊的鼓勵,更加勤於筆耕,期間也得到許多臺灣作家前輩如林海音等人的提攜。成為《皇冠》的特約作家後,臺北明星咖啡廳一隅常看見他那寫作的身影,那時黃春明一杯咖啡坐上一整天,生活清苦,而在樓下擺攤賣冷門俄文書的周夢蝶,二顆饅頭撐一天,那視繁華如過往雲眼的風範,讓他理解在藝術創作的路上,要堅持是一件多麼不容易的事。 1969年,中短篇小說集《蟬》問世,他笑說:「這本書活得比雲門舞集還久!」也因為這本書,他赴美參加愛荷華國際寫作計畫,念了小說創作班,余光中、楊牧,是他的學長。然而此時,從小愛跳舞的他,一邊用英文寫作,一邊跳舞,從美國回來就成了「跳舞的人」。但至今,他依然懷念一個人在房間寫小說的日子。

字幕內容

少年懷民的文學歲月 大家都知道我是一個編舞的人,就負責雲門舞集。年輕的朋友也許不知道我以前是一個寫小說的人。 那今天我要告訴大家,我寫作的故事。因為年紀大了,開始有了記憶。就想起一些事情。 我的小時候,住在新港,嘉義的新港。跑到…跑出去就可以看到廟。看到媽祖廟,看到田野。 看到農人在插秧,割稻這些的。可是很多的時間,我都在家裡。因為家裡很多的書,我小時候拿來當積木在堆房子的書是精裝本的日本的文學的全部。 什麼源氏物語,井上靜,水上勉,這些東西,很漂亮。這是我父親他們去日本留學帶回來的。 可是另外一個書架上面,就非常地豐富。這是我叔叔他們都中學生,他買的書。有什麼呢? 有紅樓夢,三國志,水滸傳。有魯迅的吶喊,那是禁書。可是小小一本藏在那裡。 等到我大一點的時候,我得的第一本童書,是叔叔們從美國寄回來的。畫冊,像什麼大象斑比。 白雪公主這些東西,所以我就開始識字了以後,就開始閱讀這些各種的書。所有英文的,日本的,這些東西。 用看的,用讀的。有錢的時候開始買的是國語日報的七百字故事。講的很多故事,然後很簡單地讀過去。 到了初中,我到台中一中去讀書。我的中央書店,那是個很大的…日據時代的書店,就蹲在那裡,下課就往那邊跑。 那有一天我覺得,我們班上有一位同學,他常常發表文章。我非常羨慕。然後他在投稿,原來有投稿這個事情。 寄去他把你登出來。我就自己也寫了一篇東西,寄給聯合報的林海英女士。 然後一個禮拜以後,我就在聯合報上看到我的文章。那年我14歲,初三。當然受到很大的鼓勵。 我的那位同學,今天還在寫作,他本名叫江春男,今天叫司馬文武。 他還在寫正品,我一輩子感謝他。因為他把我帶上一個寫作的路。所以給林海英之後,我就開始一直在努力地寫作。 那是初三,我天天在那邊寫東西。投到各個報紙去,然後林先生用了我兩篇稿子。 後來聯合報的駱學良先生,也用了我的稿子。我幾乎花了所有的時間,在跟這些長輩們寫信。 他們…我的稿子去,他就很快說會用。如果不用的話,他會寫很長的信,兩三頁的字,告訴你什麼地方不合。 然後大家談開了以後,他會告訴我他的生活,我會告訴他我的苦悶。啊高中我唸的是衛道中學,因為我沒有考上台中一中的高中部。 為什麼?因為考前我在寫作,同時發現了一個大樂園。那個書攤裡面,有很多中央書店沒有的書。 武俠小說,我就天天蹲在那裡看。一直到老闆說,林懷民呀!下個禮拜要聯考了,你不要再來。 聯考後再來,我給你三天免費。結果就沒有考上了台中一中。進了衛道中學以後,我就天天寫、天天投稿。 每個報紙都投,所以聯合報,徵信新聞這些都有在寫。王鼎鈞先生,編的徵信新聞,就是後來的中國時報。 他也會給我寫信,聯合報後來變成亞璿先生,他也會跟我們寫信。非常動人的這些長輩們。 花了很多的時間,來培養年輕的作家。等到我唸了政大,我到台北來。皇冠,平鑫濤先生,那個時候他有…因為作家總是衣食無著。 所以他開始有了特約作家的這個制度。就可以預付稿費呀,給你生活費讓你寫東西。 他的第一波的名單裡面,有瓊瑤,馮馮,司馬中原,朱西甯,這些長輩們。 那第一波完了,十個人完了以後,第二波就找我,就當皇冠的特約作家。 到政大以後,我也非常..做一個文藝青年,會跑明星咖啡廳。今天還在,在武昌街的,那裡面我可以看到偉大的,我崇拜的作家。 像陳映真,像黃春明,然後我就在一個旁邊寫,看著他們大人在那邊講,哇!黃春明那個時候非常辛苦。 他們常常叫了一杯咖啡就耗整個下午。那明星咖啡廳也給他們就不再多要錢,在明星咖啡廳的樓下,會看到周夢蝶先生。 周夢蝶先生擺了一個書攤,一天兩個饅頭。他就端坐在那裡,他賣的書,都是一些冷門的書。 像俄國文學,像存在主義的書。他進帳他好像也沒有關係。我就知道他是個詩人。 他坐在那裡,沒有收獲,沒有任何的太多的收入,有時候有年輕的朋友蹲在那裡,他們討論一些文學上詩的事情。 我想周夢蝶先生的那樣的風範,我一輩子都記得。做為一個知識份子,一個藝術創作者,你怎麼坐在那裡,守得住。 穩住,讓所有的繁華,所有的人群從你面前走過。你不動如山,來堅持,你覺得你要做的那個事情。 我很不幸地,被派到新店去當兵。去坐辦公桌,我那個時候讀海明威,覺得要去打獵,要去上山,要去體驗生活。 所以我申請要調開…我申請去金門。結果我的長官說,林上尉,我是預官。你是大學畢業生,沒想到你是這麼笨的一個人。 每個人都想調回來,你想調出去。你不要再說這些了。好笑話!我就沒氣了我就…回到我的桌子上面。 白天沒有事情給我做,白天晚上我就讀小說,跟寫小說。就在一年裡面,寫了一本書叫做蟬。 那時候余光中先生來接辦當現代舞曲的主編,那他就跟我約稿。我就把蟬給了他。 蟬在1968年出版,69年吧。然後這本書的命運非常有趣。那個時候大家都覺得很好,所以曾經第一次是在仙人掌出版社出版。 然後後來大地出版社又出版一次,那大概十年前吧,映刻出版社又出了。 所以這本書居然活了這麼久,比雲門舞集還久。從69年到今天,還在書店在賣。 我都覺得非常驚訝。聯合副刊的編輯,亞璿先生就把我的書寄給了念華林先生。 念華林先生在愛荷華大學有一個國際寫作計劃,那收到這本書以後,就說我們給你獎學金。 你到愛荷華來參加國家…國際寫作計劃。所以我就去唸了,愛荷華的小說創作版。 那我的學長們,就余光中,楊牧,這些朋友,這些長輩。我就再開始寫小說,在那邊用英文寫小說。 可是一邊在寫小說的時候,我跑去跳舞了。因為我從小就喜歡跳舞。所以從愛荷華回來了以後,我就不再寫小說。 變成了一個跳舞的人。 今天我非常地懷念在…一個人在房間裡面,寫小說的日子。我特別特別地,感恩。 從林海英先生,馬克駱學良先生,平鑫濤先生,王鼎鈞先生,亞璿先生,他們這樣子地來輔導我。 花在我身上很多時間,所以今天只要我能力可以的,我給年輕人機會,我鼓勵他們。 因為我是這樣被呵護長大的,我希望我能夠有更多的力氣,來呵護新一代的藝術家。

基本資訊

  • 貢獻者
    上傳者
    陳國峰
  • 創作者
    林懷民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14/11/20
  • ISBN
    2014012313
  • 材質
    瀏覽次數:10477
  • 媒體類型
    影片
  • 尺寸
    00:11:15
  • 時間分期
    人文藝術/家庭/家族
  • 版本
    完整影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