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新田出生於民國19年,15歲時曾經代替父親去新埔和湖口「奉公」,就是義務服勞役,開設機場或開闢道路。日據時代家裡租地耕種,稻子全部收割完畢後,經常拿來繳納租榖都不夠,光復後耕種也難討生活,他曾經跟朋友去苗栗獅潭山裡扛木頭當搬運工,但後來還是回家耕種,養牛種蕃薯。從小生活在大量的農事勞動中,日子很艱辛困苦,他感覺一直到范振宗當了縣長,政府才比較照顧農民,不僅減免賦稅,也可以領老農年金,因此特別感念。
字幕內容
劉新田出生於民國19年,15歲時曾經代替父親去新埔和湖口「奉公」,就是義務服勞役,開設機場或開闢道路。日據時代家裡租地耕種,稻子全部收割完畢後,經常拿來繳納租榖都不夠,光復後耕種也難討生活,他曾經跟朋友去苗栗獅潭山裡扛木頭當搬運工,但後來還是回家耕種,養牛種蕃薯。從小生活在大量的農事勞動中,日子很艱辛困苦,他感覺一直到范振宗當了縣長,政府才比較照顧農民,不僅減免賦稅,也可以領老農年金,因此特別感念。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