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小就夢想當太空人或是考古學家的郭盈良,唸五專二年級時正值臺灣解嚴,社會瀰漫著一股自由氛圍,也變得多元而失序。他開始思考自己是誰?從何而來?又要往哪裡去?於是他離開了水利工程而插班至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從大學時期開始,他一直從事在地文化的研究與推廣,至今20多年,並與同好成立洪雅文化協會,不僅在保存文化資產的場合可以看到他,在環保、生態、社造及自然農法的領域也有他的身影。他說,有土地才有人類和文化,因此我們要更愛護土地。
字幕內容
從小就夢想當太空人或是考古學家的郭盈良,唸五專二年級時正值臺灣解嚴,社會瀰漫著一股自由氛圍,也變得多元而失序。他開始思考自己是誰?從何而來?又要往哪裡去?於是他離開了水利工程而插班至臺灣大學人類學系。從大學時期開始,他一直從事在地文化的研究與推廣,至今20多年,並與同好成立洪雅文化協會,不僅在保存文化資產的場合可以看到他,在環保、生態、社造及自然農法的領域也有他的身影。他說,有土地才有人類和文化,因此我們要更愛護土地。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