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文諒於民國87年自省農會退休,追憶60~70年代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洋菇興衰史。因為日本殖民將近50年,帶動臺灣人菌種培養的需求量,民國40年代省農會與業者接觸,認為有潛力,予以支持輔導,並與中興大學密切研究,改建菇舍。利用水稻收割後的空地改建竹架來栽培,外頭用PE發泡塑膠布覆蓋,利用送風機使室內空氣流通,外覆蓋稻草保溫材料,讓良好的環境增加洋菇收益。
字幕內容
施文諒於民國87年自省農會退休,追憶60~70年代臺灣重要的經濟作物洋菇興衰史。因為日本殖民將近50年,帶動臺灣人菌種培養的需求量,民國40年代省農會與業者接觸,認為有潛力,予以支持輔導,並與中興大學密切研究,改建菇舍。利用水稻收割後的空地改建竹架來栽培,外頭用PE發泡塑膠布覆蓋,利用送風機使室內空氣流通,外覆蓋稻草保溫材料,讓良好的環境增加洋菇收益。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