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澄波1895年出生於嘉義,當年以廿九歲“高齡”考上東京美術學院。畢業後赴上海任教,三○年代返台,在兩地都曾積極參與畫壇活動。1947年3月25日因二二八事件歿於嘉義市。在第一代台灣西洋畫家中,唯一因二二八事件而犧牲的陳澄波,對於台灣美術在戰後一段時間的發展,產生莫大衝擊。在台灣藝術發展史中,陳澄波以極富個性與情感的繪畫風格,和充滿悲劇色彩的藝術生涯,寫下了歷史最光輝也最沉重的一頁。陳氏畢生創作追求物象本然和純真之貌,而不計較形式語彙及繪畫技法的雕琢,從此幅早期的人體習作中也可看出一般。畫中,他以簡潔的輪廓線條搭配明快的水彩色面,快速地捕捉了模特兒人物的瞬間動態。此畫中的人物姿態看來有點生硬,不甚自然而略有一點羞澀的味道,明顯不是名作中常見的那種典雅、靜定的人體姿勢,而較屬人物動作過程的一種切片或速寫,但也因此,它更具有樸素味、真實感和生命力。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