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再造苑裡山腳社區

社區營造協會現任總幹事葉文輝,於民國85年投入社造工作,協助媽祖廟落成慶典。民國86年時任山腳社區營造協會理事長的岳父突然中風不良於行,在眾人推舉下,葉文輝接棒岳父為山腳社區的發展擔任推手。山腳社區的產業發展更迭,藺草編織技藝被視為最能超越時空限制的社區傳統,因此引進學院的研究資源,將傳統手藝加入創新,順利成為文創發展的經典。

字幕內容

這麼一個好像多才多藝的人就這麼硬的挑成下來對社區是一個非常損失很大,所以大家鼓勵我幫他來做一些社區營造的工作,所以後來我就擔任了我們山腳社區發展協會的總幹事,跟著我們老造們一起來做社區營造方面的事情,所以再開始營造的時候,社區裡面到底有什麼特色的項目可以來做一些共同的工作項目,當然我們也認為說在社區營造除了一些讓社區居民能夠凝聚共識,大家一起來為自己的社區在努力打拼以外,我們也希望說讓社區裡面產業能夠有一些能夠升級,能夠找一些社區的產業,真的讓社區能夠永續的發展下來,所以剛開始我們發現我們社區原來是一個有私家的磚寮場,因為社區美編的圖他很適合做磚做瓦,所以在社區的磚窯,從60年代開始就開始進駐在社區,對社區的經濟發展也很大的影響。 [01:26]尤其在民國七十幾年那一個時間,我們山腳國小很多的學生甚至於國中的一些學生也常常利用假日休閒的時候去搬磚賺取他的零用錢,所以在我們87年88年的時候發現整個社區的磚窯場開始一家一家的關門,因為傳統產業抵不過我們現代的一些工廠的發展,所以社區的磚窯場從原來的四家開始慢慢地收攤一家一家的關門,到最後87年的時候剩下最後的一家金良興(02:03聽不太清楚,只知道是磚窯場的名字)也想要關門,但是金良興是因為第二代剛剛回來接手的,所以想要關門他又覺得很不好意思,很不甘願,所以開始跟社區做合作,所以我們社區營造就把紅磚文化作為我們營造的一個重點。 [02:24]開始去把這樣的一個磚造的東西在社區再開始作為環境改造很重要的一個嚴肅,所以我們社區開始去申請一些政府的經費,文件的一些經費來協助社區來做一個社區營造工作,所以87年88年我們開始邀請日本的一些磚瓦的人士專業人士到社區來大家來一同探討怎樣來推動紅磚文化,所以到了92年的時候我們有幸申請到文建會的新點子計畫然後開始把社區營造工作能夠有系統地進一步一步來去實現,所以在新點子計畫裡面我們開始做設計的一些教育訓練的工作,舉辦一些專業的活動,讓社區居民能夠一起來認識自己的社區,把社區報裡面開始尋找我們社區應該去改善地方,不管在硬體還是軟體方面,我們都非常的努力去尋找自己設計的寶貝,所以當年我們很多的夥伴就一起去把他老家的老的一些文件或是一些比較值得保存的一些文物,開始去尋找出來,除了認識自己的社區以外,我們開始去做一些硬體的改造方面,所以我們當年也聘請了我們在國立的彰化教育大學,那個是稱為彰化師範大學建築科的一個老師,帶領他的學生來設計做一些砌磚的專業的砌磚藝術砌磚的方面,所以我們也用磚來建造了我們社區的一些有特色景觀,包含我們一些我們設計的LOGO以磚造的方式呈現。 [04:33]這樣的一個活動下來讓社區居民開始認識到自己的社區應該是自己來努力營造來改善,所以我們在紅磚文化在硬體方面有一些成果展現出來以後,我們也開始發現這樣的社區營造只是在硬體方面一個進步,我們也希望說在軟體方面能夠有一個很大的突破,所以我們社區這些營造夥伴就開始在尋找什麼是我們社區既有的產業,除了苑裡山腳的稻米以外,我們發現社區本身還有一個很重要的特色產業就是我們的山腳藺草的工藝產業,這工藝產業其實在我們這一群夥伴小時候大家都是在藺草堆裡面長大的人,所以經過了幾十年以後回頭一看看結果發現我們社區裡面這樣的一個工藝產業既然這樣不見了,跟小時候的記憶完全消失不見所以大家覺得很可惜,因為這樣的一個工藝那麼精美的工藝產業竟然開始消失了,讓在地的年輕人都不認識我們苑裡鎮還有這樣很特色的產業,所以大家開始努力的去把這樣的工藝產業希望能夠再找回來,所以我們的社區營造方面這樣的工作開始就希望能夠集中火力來把我們社區營造的一個重點改為我們的社區產業的一個能夠轉型能夠讓它更永續的發展。 [06:25]所以我們也開始去尋找這些老師傅,原來會編織的老師傅再把他找回來,來利用我們文建的一些資源也利用我們勞委會的一些多研究會的一些方案裡面,讓我們社區的這些老工師能夠再回到社區來,能夠把這些精湛的技藝能夠做一個傳承,所以我們開始辦一些研習活動,讓我們社區的這些工藝師能夠把他找齊,從6、7歲開始就學習這樣一個藺草編織技藝,讓他能夠展現出來,能夠做一些傳承的工作,開始做教學的工作,我們開始跟學校合作,也跟我們山腳國小的學生一起來研習,來探討藺草編織的工作,同時我們也希望說傳統的產業讓它能夠有更創新發展的機會,所以我們也開始尋找跟大專院校的師生來合作,所以我們開始跟國立聯合大學工業設計系的楊xx老師(07:42聽不清楚),請他來到我們社區指導我們,同時我們也聘請到我們台南藝術大學的陸家威老師(07:51不確定名字是不是這樣寫),他是一個材質創作跟設計的一個學習的一個老師開始也進駐到我們社區跟著我們社區的這些老阿嬤一起來把社區的工藝產業讓他能夠在怎麼樣的一個創新情形之下能夠讓有一個更新的產品的展現。 [08:16]所以這幾年我們社區居民也體認到美麗潮工藝是我們社區的一個必須讓他繼續永續方展一個很重要的社區產業,所以居民裡面有這樣的一個共識之後,不管是在研習活動,或是在一些只要來我們的一些社區的工藝的競賽方面大家能踴躍的一起參加,希望能夠把這樣的社區產業能夠在營造能夠在做起來,所以最近幾年,我們在營造裡面除了紅磚文化以外這樣的永續發展也是我們努力的一個重點,除了這兩個以外,當然社區裡面總會有老的建築物所以這樣文化資產的保存也是我們社區營造這幾年很努力的一個重點,所以在我們山腳國小的一個老的建築物就是我們山腳國小老師的宿舍,這樣的一個宿舍是木造的總共有四棟,在民國87年88年的時候已經開始坍塌沒落了,因為已經將近13年沒有人住了,所以這樣的一個老的建築物開始會發現已經開始快要消失了,跟我們老的公寓一樣,居民裡面又發現這樣一個老的建築物讓它消失真的是非常的可惜,所以當年我是擔任我們山腳社區發展協會的理事長,跟學校的老師和校長一起來合作尋找資源也把這樣的一個老宿舍希望能夠讓它整修起來,所以我們開始去尋找各地的資源,包含當年的敦親(10:12人名不確定是不是這樣寫)當年是擔任立法委員,他也協助我們社區去文建會的文化資產,去爭取這個經費,希望能夠把這個有意義的歷史建築物能夠再把它建造起來、整修起來。 [10:31]所以當年我們開始做調查研究報告,也請到當年也住在這個地方的宿舍裡面的當年的一些老師,跟他的後代開始去把他們找回來,述說他們當年在這宿舍裡面生活的點點滴滴,從這個地方開始做記錄,開始做研究,也聘請到我們郭xx老師郭xx建築師(11:00聽不清楚)來做一些硬體的調查、測量的工作經過這麼一段時間的調查與研究之後我們就向文建會提出了整修的計畫,終於獲得當時文建會的首肯,撥了1200萬的經費來進行我們的整修,當年也配合我們苗栗縣政府600萬總共1800萬的經費開始做進行這樣一個整修的工作,那這進行整修工作以前我們也去做一些配合的工作,也就是說當時我們也發起三腳國小五年級的學生拿整個年級然後成立配合當年的一些老師一起努力來來發展一個課程發展的小組,希望說這樣一個歷史建築物整建過程裡面學生也能夠參與,所以從整修開始之後山腳國小五年級的課程發展小組開始進駐也開始從頭紀錄我們整個建築物的零件的拆卸到整個組裝完成整理以後他們說一段一段的作業記錄,所以整個建築物的整修過程。

基本資訊

  • 創作內容指涉地點
    苗栗縣
  • 貢獻者
    上傳者
    陳寶堂

    蒐錄者
    林常容
  • 創作者
    葉文輝
  • 時間資訊
    錄製日期
    2014/05/31
  • ISBN
    2014005871
  • 材質
    瀏覽次數:1727
  • 媒體類型
    影片
  • 尺寸
    00:12:42
  • 時間分期
    其他/社區/產業
  • 版本
    完整影音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