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累愛自小在眷村長大,民國83年因篤行十村要拆除重建,必須盡快保存眷村文化,因此他投入篤行十村的重建行列,直到民國100年。母親說他和父親很像,等他接手後才了解父親在這塊土地上做了很多事,也加深他投入保存眷村文化工作。初期他在做潘安邦館及張雨生館也遭受很多困難,但透過努力終於克服,每年帶來的經濟產值不小,他說自己會繼續做下去。
字幕內容
商累愛自小在眷村長大,民國83年因篤行十村要拆除重建,必須盡快保存眷村文化,因此他投入篤行十村的重建行列,直到民國100年。母親說他和父親很像,等他接手後才了解父親在這塊土地上做了很多事,也加深他投入保存眷村文化工作。初期他在做潘安邦館及張雨生館也遭受很多困難,但透過努力終於克服,每年帶來的經濟產值不小,他說自己會繼續做下去。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