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金圡民國22年出生於臺北大稻埕,家傳三代都是藝師,他的父親說「父不教子」,不願意教兒子戲曲音樂;但在好友的鼓勵下,張金圡12歲的時候才經過父親的同意開始學習,並於14歲時加入亦苑然,民國57年進入小西園掌中劇團。當時有很多表演機會,跟朋友一起到處表演,是最愉快的回憶;而現在傳統藝術慢慢的消失,很少人想要學習這種傳統藝術,目前北部的北管老師減少許多,張金圡希望能夠繼續將北管音樂傳承下去,也鼓勵更多傳統藝術者可以延續這項重要的文化。
字幕內容
張金圡民國22年出生於臺北大稻埕,家傳三代都是藝師,他的父親說「父不教子」,不願意教兒子戲曲音樂;但在好友的鼓勵下,張金圡12歲的時候才經過父親的同意開始學習,並於14歲時加入亦苑然,民國57年進入小西園掌中劇團。當時有很多表演機會,跟朋友一起到處表演,是最愉快的回憶;而現在傳統藝術慢慢的消失,很少人想要學習這種傳統藝術,目前北部的北管老師減少許多,張金圡希望能夠繼續將北管音樂傳承下去,也鼓勵更多傳統藝術者可以延續這項重要的文化。
字幕內容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