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仁賢從小在花蓮長大,直到高中畢業才北上負笈求學。大學畢業後在臺北工作三年多,因為是家中獨子,以及思念家鄉的心情,讓他動了返鄉的念頭,於是87年回花蓮擔任代理教師,直到現在擔任港口國小的校長。他覺得花蓮這些年一直被譽為臺灣的後花園,有很好的生活環境,卻在短短數十年間有著許多令人憂心的變化;人口老化青壯人口外流、村莊面臨人口消逝、環境遭受破壞……。尤其在生命中多了父親的角色後,思索自己要為孩子留下甚麼樣的花蓮,於是努力投入環保與社區營造的領域。他希望花蓮能夠繼續維持這一片好山好水,讓外界能夠以深度與生態旅遊的模式來經營,吸引青壯人口進入花蓮,大力推展有機農業,以有機慢活的方式,達到環保與觀光的目標。而且可以形成一股產業的力量,讓年輕人口有機會留在家鄉,一同守護家鄉。
字幕內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