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五朝王醮八家將法仔陣晉廟

此物件是1995年乙亥科歸仁仁壽宮五朝王醮中法仔陣晉廟的照片。晉廟時乩童們起乩,拿起法器往身上砍刺,渾身是血,以鮮血做為朝聖的真摯心情,同時也是一種驅邪除煞的宗教祭儀。

法仔陣又稱童乩陣,通常不同廟宇的童乩團隊拼命操弄法寶,即是將七星寶劍、刺球(紅柑)、銅棍(釘棍、角棍)、鯊魚劍、月斧等五法寶猛砍自己的背、臂、頭頂或割舌,顯示附在童乩身上神靈的威嚴。法仔陣起乩時脫掉上衣,著上紅帶、八掛兜、龍虎裙等童乩專用服飾。法仔陣常常是血流滿面,令人觸目驚心,尤其稍不留意發生口角或肢體摩擦,就見陣頭雙方人馬互相鬥毆,有時還引發為社會事件,這是最讓人所詬病。

仁壽宮號稱歸仁大廟,主祀保生大帝。相傳保生大帝神尊為300多年前,鄭成功部將吳鳩山為祈求海途順利,從福建省同安縣祈請保生大帝金身一尊,隨身奉祀,安抵臺灣。初安奉於吳宅,後因保生大帝非常靈驗,地方人士感念神蹟庇護,興建廟宇,經歷代增建,始有今日之規模。境內祭祀圈分成五角頭,涵蓋八里,共十三座角頭廟宇,戶民數萬,是歸仁地區信仰中心。


參考資料

1.沿革,仁壽宮,https://www.renshougong.org/Webs/Page/1(瀏覽日期:2022/07/23)

2.歸仁仁壽宮,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歸仁仁壽宮(瀏覽日期:2022/07/23)

3.黃文皇,2012。臺南新豐地區南關線王醮祭典之探究。臺南: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4.林美容等,2001。臺東縣史漢族篇,頁148。臺東:臺東縣政府。

5.徐永欣總纂,2009。三義鄉志中冊,頁316。苗栗:三義鄉公所。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智瑋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