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7南瀛藝陣誌_歸仁仁壽宮_新化朝天宮舞獅表演

此物件是1995年乙亥科歸仁仁壽宮五朝王醮中新化朝天宮舞獅表演的照片。由戴著笑佛頭面的獅俑戲弄獅子,使得舞獅的表演更具趣味性。

臺灣舞獅最普遍的是臺灣獅及廣東醒獅兩大類,臺灣獅又可細分為開口獅、閉口獅、客家獅、金獅陣等。造型上臺灣獅頭僅半圓體、面貌威猛,頭頂大多畫八卦形,廣東醒獅獅頭為全圓體,華麗花俏。表演型式上,臺灣獅以地面上的手法腳法為主,武術的成份重,較威猛,廣東醒獅以特技高椿表演為主,生動花俏。

仁壽宮號稱歸仁大廟,主祀保生大帝。相傳保生大帝神尊為300多年前,鄭成功部將吳鳩山為祈求海途順利,從福建省同安縣祈請保生大帝金身一尊,隨身奉祀,安抵臺灣。初安奉於吳宅,後因保生大帝非常靈驗,地方人士感念神蹟庇護,興建廟宇,經歷代增建,始有今日之規模。境內祭祀圈分成五角頭,涵蓋八里,共十三座角頭廟宇,戶民數萬,是歸仁地區信仰中心。


參考資料

1.臺灣獅,傳統雜技主題知識網,https://acrobatic.ncfta.gov.tw/home/zh-tw/lionA/25245(瀏覽日期:2022/07/24)

2.舞獅,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舞獅(瀏覽日期:2022/07/24)

3.沿革,仁壽宮,https://www.renshougong.org/Webs/Page/1(瀏覽日期:2022/07/23)

4.歸仁仁壽宮,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歸仁仁壽宮(瀏覽日期:2022/07/23)

5.黃文博,2000。南瀛王船誌,頁330-347。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許智瑋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