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2000年庚辰科土城香中土城聖母廟白鶴陣的照片。土城蚵寮角仔白鶴陣為全臺唯二的白鶴陣,1946年組宋江陣,1961年成立白鶴陣,長期參與土城香,2019年登錄公告為臺南市民俗類無形文化資產。表演內容包含發採、走圈、採鶴作號、五花陣、龍捲水、十字穿、龍門陣、兵器對練、童子戲白鶴、拳術表演等內容。
白鶴陣是由宋江陣演變而來,以白鶴取代宋江陣的頭旗,同時在太極陣、七星陣等陣法的操演上有所區別。白鶴是用竹編骨架,外覆白布再加描繪而成,表演之時,由一人穿戴,雙手各握翅膀,行走跑跳之間則模仿白鶴各種姿態。另有一白鶴童子時而在前引路,時而與白鶴對舞。白鶴陣的表演總是在熱鬧的鑼鼓聲中,由白鶴作前導,行過拜神之禮後,就開始繞圈,接著進入類似宋江陣的各種武術表演。有個人兵器操演,空手拳,兵器對打等,還有七星陣,太極八卦陣的排演。
「土城香」是由「西港香」脫離出來的,1958年戊戌科之前「西港香」前往鹿耳門謁祖,請的都是「土城媽祖」,並奉為主壇,土城鹿耳門聖母廟也一直是「西港香」的成員之一。但是戊戌科時迎來「北港媽祖」列為主壇,「土城媽祖」則成為配祀。然而這種轉變卻引來土城地方居民的不悅,並起爭執,使得雙方至今仍然「斷香」。土城鹿耳門聖母廟應信徒要求,自1961年辛丑科起,首次舉辦清醮與刈香,每逢丑、辰、未、戍年農曆三月,三年一科。清醮雖無燒王船祭典,但也有王府及「請王」儀式,會迎出奉祀在五王殿的王船供人參拜。初期香路以曾文溪南岸的安南區十六寮為主,1982年後,開始跨越曾文溪北岸,而有今天的規模。
參考資料
1.白鶴陣,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zEXtQXbMWqUrs1A1na8EZvonqd3ZcUGPjiAwVPKCupQjizeDZvpvXeNyKWjfQJFEl&id=114790231967961(瀏覽日期:2022/07/21)
2.土城蚵寮角宋江白鶴陣,國家文化資產網,https://nchdb.boch.gov.tw/assets/overview/folklore/20200514000001(瀏覽日期:2022/07/21)
3.香醮,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http://web2019.vbird.tw/shengmumiao/g5.php(瀏覽日期:2022/07/21)
4.南瀛五大香,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南瀛五大香(瀏覽日期:2022/07/21)
5.陳丁林,1997。南瀛藝陣誌。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6.黃文博,1994。南瀛刈香誌,頁316-359。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