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2000年庚辰科土城香中土城聖母廟燈篙的照片,燈篙上懸掛天旗、蜈蚣旗、天燈等物。
燈篙是指建醮前後,於壇場附近豎立數根竹竿上懸燈火、旗旛,用以宣告醮典開始與結束,同時標誌壇場所在,指引天神地祇、孤魂幽靈來赴壇場的重要標誌。燈篙⾸重⽵材的選取,慣以不加裁修、頭尾具⾜、愈高大者愈是吉利。燈篙的豎立須在醮前⼀⽉或⼗⽇左右選擇吉⽇預先完成。但其燈旛卻須等到揚旗科儀的舉⾏才能昇上,及⾄此時,燈篙才算正式發揮作⽤,能令天神、孤魂識明地點,降臨醮壇或前來接受普度、領受法食。
「土城香」是由「西港香」脫離出來的,1958年戊戌科之前「西港香」前往鹿耳門謁祖,請的都是「土城媽祖」,並奉為主壇,土城鹿耳門聖母廟也一直是「西港香」的成員之一。但是戊戌科時迎來「北港媽祖」列為主壇,「土城媽祖」則成為配祀。然而這種轉變卻引來土城地方居民的不悅,並起爭執,使得雙方至今仍然「斷香」。土城鹿耳門聖母廟應信徒要求,自1961年辛丑科起,首次舉辦清醮與刈香,每逢丑、辰、未、戍年農曆三月,三年一科。清醮雖無燒王船祭典,但也有王府及「請王」儀式,會迎出奉祀在五王殿的王船供人參拜。初期香路以曾文溪南岸的安南區十六寮為主,1982年後,開始跨越曾文溪北岸,而有今天的規模。
參考資料
1.豎燈篙及王船清艙,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permalink.php?story_fbid=pfbid02Rz6H7SFKKwa5g7fEcRJSBMdmzpxmYGdGFMPKNjpU5bEuQJdMyMfT1JP9oajBpwLvl&id=114790231967961(瀏覽日期:2022/07/21)
2.燈篙,全國宗教資訊網,https://religion.moi.gov.tw/Knowledge/Content?ci=2&cid=444(瀏覽日期:2022/07/21)
3.香醮,臺南土城正統鹿耳門聖母廟,http://web2019.vbird.tw/shengmumiao/g5.php(瀏覽日期:2022/07/21)
4.南瀛五大香,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南瀛五大香(瀏覽日期:2022/07/21)
5.陳丁林,1997。南瀛藝陣誌。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6.黃文博,1994。南瀛刈香誌,頁316-359。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