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2000年西港慶安宮庚辰香科大醮典中港墘港興宮天子門生伴奏樂器的照片,使用的樂器為品仔、月琴、殼仔弦、大廣弦及三弦。
港墘港興宮所屬的天子門生原為參與三年一科的西港香而臨時編組訓練,成立至今已有一百多年悠久歷史。但隨著時代改變,農村人口外流,傳統文化恐後繼無人,且天子門生歌曲目均以口耳相傳恐有散佚之虞。為使年輕一代易於學習且完整保存舊有曲目,於1997年起號招新血加入,故將口述之曲譜譯成簡譜,並禮請外師前來指導唱曲、修改曲詞以及教授各項樂器的演奏,傾全村莊之力傳承練習,2015年登錄為臺南市太平歌保存團體。
西港香是西港玉勅慶安宮主辦香(刈香)醮(王醮)合一的宗教活動,又稱「西港仔刈香」或「西港仔香」,是南瀛七大香之首,有「臺灣第一香」美譽。其起源追溯到乾隆49(1784)年由八份姑媽宮舉辦的請水遶境活動,原本只是西港仔堡一帶的宗教活動,後來發展成跨區域的大型香科活動。西港香的香境規模最初只有13庄,至今已有96村鄉,範圍涵蓋西港、七股、佳里、安定及安南等地。2008年公告為臺南市文化資產,2009年核定為國定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參考資料
1.港墘太平歌團天子門生陣,港墘太平歌團天子門生陣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港墘太平歌團天子門生陣-1749207195291500/(瀏覽日期:2022/07/19)
2.西港刈香:入陣-港墘港興宮天子門生篇,臺灣民間信仰影音數位平臺,https://www.youtube.com/watch?v=zuAZ721x4Dg(瀏覽日期:2022/07/19)
3.西港刈香,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西港刈香(瀏覽日期:2022/07/19)
4.陳丁林,1997。南瀛藝陣誌。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5.黃文博,1994。南瀛刈香誌,頁216-315。臺南:臺南縣立文化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