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西港刈香遶境「蜈蚣陣兒童裝扮」的影像。
蜈蚣陣上兒童所扮演的人物,多來自演義小說、神話,如隋唐演義、水滸傳、楊家將。常見劇目有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羅通掃北、隋唐演義、水滸傳、岳飛傳等,其中以薛仁貴征東、薛丁山征西、羅通掃北等源自隋唐演義中唐太宗出征(巡)的故事,最為常見。扮演各種劇目時,通常為首的是探子,最末則以唐太宗、宋仁宗、宋太宗等帝王人物押陣。
西港香是西港玉勅慶安宮主辦香(刈香)醮(王醮)合一的宗教活動,又稱「西港仔刈香」或「西港仔香」,是南瀛五大香之首,有「臺灣第一香」美譽。其起源追溯到1784年(清乾隆49年)由八份姑媽宮舉辦的請水遶境活動,原本只是西港仔堡一帶的宗教活動,後來發展成跨區域的大型香科活動。西港香的香境規模最初只有13庄,至今已有96村鄉,範圍涵蓋西港、七股、佳里、安定及安南等地。2008年公告為臺南市文化資產,2009年核定為國定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參考資料
1.李素英,2005。西港玉敕慶安宮香科活動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蜈蚣陣,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蜈蚣陣(瀏覽日期:2022/07/22)
3.西港慶安宮,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西港慶安宮(瀏覽日期:2022/07/22)
4.西港刈香,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西港刈香#cite_note-刈香-1(瀏覽日期:2022/07/2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