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是2000年西港慶安宮庚辰香科大醮典「男堂女室」的影像。
在大士山旁放有竹紮紙糊的男堂女室,給亡者沐浴更衣的地方,「男歸男堂,女歸女室」。盥洗更衣之後,再來聽經皈戒與甘露法食,最後前往極樂世界。
西港香是西港玉勅慶安宮主辦香(刈香)醮(王醮)合一的宗教活動,又稱「西港仔刈香」或「西港仔香」,是南瀛五大香之首,有「臺灣第一香」美譽。其起源追溯到1784年(清乾隆49年)由八份姑媽宮舉辦的請水遶境活動,原本只是西港仔堡一帶的宗教活動,後來發展成跨區域的大型香科活動。西港香的香境規模最初只有13庄,至今已有96村鄉,範圍涵蓋西港、七股、佳里、安定及安南等地。2008年公告為臺南市文化資產,2009年核定為國定重要民俗文化資產。
參考資料
1.李素英,2005。西港玉敕慶安宮香科活動之研究。臺南:國立臺南大學臺灣文化研究所碩士論文。
2.洪瑩發,2016/8/14。【民俗亂彈】我們是這樣請好兄弟吃飯的─府城普度祭祀空間與擺設,獨立評論@天下,https://opinion.cw.com.tw/blog/profile/374/article/4653(瀏覽日期:2022/07/21)
3.西港慶安宮,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西港慶安宮(瀏覽日期:2022/07/21)
4.西港刈香,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zh-tw/西港刈香#cite_note-刈香-1(瀏覽日期:2022/07/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