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7南瀛藝陣誌_「府城迓媽祖」臺灣藝陣博覽會_布袋戲表演

此物件影像是2000年舉行的「府城迓媽祖」臺灣藝陣博覽會的布袋戲表演。

布袋戲又稱為掌中戲,隨著臺灣社會的逐漸繁榮,衍生出具有濃厚本土特色的藝術形象與觀賞趣味。布袋戲偶基本結構包括身架、服飾、盔帽(頭飾),身架包括了頭、布身、手(文手或武手,木製),實心的布腿、鞋(靴子,木製)等。戲偶角色有「生」、「旦」、「花臉」、「丑」、「雜」、「北」等分類。操控布袋戲,是讓其自由表演的裝置為天地同,裝置設於左右手,右手控制偶頭和戲偶右手,左手持一棒控制戲偶左手。

2000年舉行的「府城迓媽祖」藝陣博覽會,是臺南首次由政府與民間合辦迓媽祖的活動,邀請各界民俗藝陣參與演出,包括舞龍舞獅、八家將、鬥牛陣、南管、布袋戲等。南臺灣每年農曆3月最熱鬧的廟會活動就是「迓媽祖」,不僅富有地方文化特色,且名聞遐邇,是值得珍惜的文化資產。而臺南府城素稱臺灣的「文化古都」,是臺灣近代歷史源流的重地,也是漢人開發的源頭,四百年來,始終位居全臺政經樞紐的地位,儘管在日治時期政經中心北移,府城仍是全臺傳統文化藝術最為興盛的地區。


參考資料

1.布袋戲發展史,文化部,https://puppetry.moc.gov.tw/home/zh-tw/history(瀏覽日期:2022/07/17)

2.布袋戲,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布袋戲(瀏覽日期:2022/07/17)

3.臺南市立藝術中心編印,2000。府城迓媽祖-藝陣博覽會成果專輯。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課。

4.柯錫杰,2000。府城迓媽祖─柯錫杰鄉土文化攝影專輯。臺南市: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文化資產課。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欣欣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