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影像是1996年舉行的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的陣頭表演,由國小學生表演的宋江陣及金獅陣。
陣頭是傳統民俗技藝,是民間祭祀、廟會喜慶的民俗之一。陣頭以「落地掃」形式沿街作定點演出,其情節單純,表演時間短暫,且裝扮、音樂也較簡易。依表演性質可分為:宗教類、音樂類、歌舞類、遊藝類、武術類、體育類及其他等七種形態。目前臺灣的陣頭團體以南部為主,其中臺南地區因廟會眾多,且維持庄頭組陣頭參與廟會活動的傳統習俗,因此陣頭的數量及種類最多,加上臺南市政府的積極推動,保存推廣情況最為良好。
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NanYingInternationalFolkloreFestival)為原臺南縣政府於1996年首次舉辦,是各城市間彼此行銷的最佳管道。這個活動是精彩的國際民俗饗宴,也是臺灣和世界各國民俗藝術的匯集點。自1996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民俗藝術節,是以文化無國界為概念所舉辦的文化藝術活動,且歷屆活動都透過國際邦交的聯繫,以國際交流方式,讓國際藝術團隊走進臺灣。
參考資料
1.陣頭,維基百科,https://zh.wikipedia.org/wiki/陣頭(瀏覽日期:2022/07/19)
2.林茂賢,2016。陣頭的傳承與創新,臺灣學通訊,92:4-7。
3.黃麗華、許光麃,2014。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之研究:以2012年為例,身體文化學報,18: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