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物件影像是1996年舉行的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的太鼓表演,由來自日本神奈川縣的相模龍王太鼓保存會演出。
太鼓是以「鼓隊」的形式表演,是傳統的日本鼓術,也是日本民俗的一種。太鼓的起源已不可考,但與日本文化發展息息相關,遠在日本古代,太鼓用來驅瘟趕鬼;在神道中,則是作為迎神慶典;在日本佛教中,太鼓象徵佛的聲音,不論是在宮廷中、戰場上、歌舞能劇中都有其蹤跡,至今已成為力與美的象徵。
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NanYingInternationalFolkloreFestival)為原臺南縣政府於1996年首次舉辦,是各城市間彼此行銷的最佳管道。這個活動是精彩的國際民俗饗宴,也是臺灣和世界各國民俗藝術的匯集點。自1996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的國際民俗藝術節,是以文化無國界為概念所舉辦的文化藝術活動,且歷屆活動都透過國際邦交的聯繫,以國際交流方式,讓國際藝術團隊走進臺灣。
參考資料
1.唐季渟,2009。日本和太鼓在台灣的發展。臺北:國立臺灣師範大學民族音樂研究所碩士論文。
2.黃麗華、許光麃,2014。南瀛國際民俗藝術節之研究:以2012年為例,身體文化學報,18:1-2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