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為官將首正在拜廟與休息時的照片。
官將首,原名八將首,意指家將的首領,相當於陰界中的刑警,據傳是源自於臺北新莊地藏庵的本土陣頭,最早只有增損二將軍,只專屬新莊地藏王菩薩的駕前護衛。相傳增損二將軍原是危害人間的妖魔,後被地藏王菩薩懾服,成為佛門護法。其頭戴二郎盔,面部裝飾假眉、長鬢,口有獠牙,顯示其兇惡貌,步伐陽剛。過去僅在新竹以北的廟會中出現官將首陣頭,後來才逐漸由北向南發展,成為各地廟會中常見陣頭。
臺灣廟會祭典期間,會有前來還願的信徒自稱香燈腳,有時會化妝成各式差役,稱為將腳或官將腳,隨著神轎遶境來保衛主神,以示為神明效勞。臺北新莊地區在每年的農曆四月三十、五月初一會舉行大拜拜,在1912年左右出現紅、綠面先鋒官官將頭陣頭,此時還稱為八將腳或香腳,且由信徒自願扮演,也沒有出陣儀式。直到1945年,在新莊藝師黃秋水與周莊伯少將討論陣式下,並向地藏王菩薩請示後,將先鋒官的身分提升為護法增損二將,增加象徵點兵閱將的喊班儀式,以及臉譜、符籙、演出陣式等,組成以三到五人,手持三叉尖槍、火籤、虎牌、枷鎖、手銬等刑具的官將首。官將首出陣前,必須先由法師淨身,請神護身,由損將軍請領令旗,二將軍進行三進三出點兵閱將儀式並過火後,才能出巡。拜廟時的陣式,持三叉槍者將槍豎立直舉,以三步贊步法的陣式來表達敬意。雖然八家將與官將首都被歸類在家將陣頭中,但不論陣式動作、手持武器、臉譜造型等都不相同,實為不同陣頭。
參考資料
1.〈官將首〉,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官將首(瀏覽日期:111/07/22)
2.〈官將首〉,臺灣大百科全書,98年09月09日,https://nrch.culture.tw/twpedia.aspx?id=12005(瀏覽日期:111/07/22)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