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7南瀛藝陣誌_南管-後壁安溪寮龍御社南管樂團演出

此為臺南後壁安溪寮社區的龍御社南管樂團演出時的照片。

龍御社南管樂團是林炎燈先生祖傳的樂團,因祖上未留下記錄資料,僅知應傳承百年以上。由於南管演唱時,若無專人解說,大部份的人幾乎都聽不懂到底在唱些什麼,因此不易引起大家的共鳴。然而對神明來說,卻具有較深的意義,在許多廟會場合,南管樂團總是享有較為崇高的地位。而龍御社南管樂團的成員,幾乎都是年長者,為使南管能夠繼續傳承,於1995年暑假,在安溪國小選出二十多名學生教習,並成立南管社團。經過短短兩個月學習,就能應邀至校外演奏簡單樂曲。

南管原稱絃管,在各地也有南音、五音、御前清曲等別稱,屬於絲竹型國樂。是發源於泉州,並流傳於閩南一帶的民間樂曲,曲調和緩,旋律優美。隨著移民傳入臺灣,與具有北方特色的北管相對。南管曲目歷史悠久,主要由指、譜、曲三大類構成,其中指和譜是南管的精華所在,而曲在三者之中相對易學,是目前最常見的南管曲目。安溪寮的南管屬於上四南管樂團,主要古樂器有琵琶、三弦、二弦、洞簫、拍板,有曲譜及詞譜,記載著演奏音階及演唱內容。南管曲調悠揚,節奏清楚,歌詞以歷史故事為主,教忠教孝,是深具價值的傳統音樂。南管樂團經常受邀在廟宇慶典時演出,莊嚴而傳統的古樂是慶典中的重頭戲,蘊含傳承與祝福的意義。


參考資料

1.〈南管傳人-林炎燈〉,http://library.taiwanschoolnet.org/cyberfair2006/yoyogo/people/with_fl/html/people1.htm(瀏覽日期:111/07/21)

2.陳丁林,1997。《南瀛藝陣誌》,新營:南縣文化。(瀏覽日期:111/07/20)

3.〈南管〉,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南管(瀏覽日期:111/07/21)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邱怡靜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