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塊

:::

1999大內頭社西拉雅平埔夜祭_請水儀式4「祭祀」2

此物件是請水儀式「祭祀」的影像。

在「牽曲」吟唱聲中,雙手交叉牽圍成圈的範圍內是祭壇。祭壇前方插令旗,祭壇供桌則放置祀壺、金紙等,另外還有放置在香蕉葉上的供品、三個土色小甕缸等儀式物。祀壺是西拉雅族人的信仰中心,具靈力可以保祐平安和驅逐惡運;三個土色小甕缸在農曆9月1日「開天地向」儀式後,分別代表中公廨(頭社)、東公廨(竹湖)及西公廨(大山腳與交力林)等部落的「曲缸」。公廨桌頭一手持香一手持檳榔跟菅仔葉在祭壇中央進行祭祀儀式的同時,工作人員則在曾文溪畔燃燒金紙。上述可看出儀式雖然漢化,但仍然具有西拉雅族群特色,這是「文化合成」現象,就是地方文化與外來文化接觸時,合成、形塑產生另一種新的在地文化。

西拉雅族頭社太祖夜祭,在每年農曆10月14-15日舉行,是慶祝太祖(阿立祖)每年一度的聖誕千秋,也蘊含著頭社居民對太祖的感恩與祈福之意。西拉雅族是平埔族中人數最多的一支,也是漢化最為鮮明的聚落之一,除了日常的服飾與語言受到漢化影響外,傳統信仰也融入了漢人的祭祀習俗。在夜祭儀式中,可以看到漢人儀式中常見的線香與金紙等儀式物,也保有其祀壺信仰及女性在儀式地位上的優先性等傳統特點。頭社太祖夜祭既保有西拉雅族傳統習俗與宗教信仰,更融合漢人文化發展出創新與創意。2008年公告為文化資產,為臺南市政府「民俗及有關文物-信仰」類無形文化資產。


參考資料

1.王映婷等,2013。漫步於田野間的長者─頭社、北頭洋、吉貝耍阿立祖信仰今探,臺北:賴和文教基金會,https://drive.google.com/file/d/1cREZsump2CLgJzr2lLOvdSZBTHWUEgIw/view(瀏覽日期:2022/07/07)

2.西拉雅族,教育百科,https://pedia.cloud.edu.tw/Entry/WikiContent?title=西拉雅族&search=西拉雅族(瀏覽日期:2022/07/07)

3.涂順從,2001。南瀛公廨誌,頁:159-187。臺南:臺南縣文化局。

4.頭社公廨,維基百科,https://zh.m.wikipedia.org/zh-tw/頭社公廨(瀏覽日期:2022/07/07)

5.大內頭社太祖夜祭,臺灣宗教文化資產,https://www.taiwangods.com/html/cultural/3_0011.aspx?i=50(瀏覽日期:2022/07/07)

基本資訊

  • 撰寫者
    劉欣欣
  • 創作者
    陳丁林
  • 時間資訊
    登入日期
    2022/11/30
  • 媒體類型
    照片
  • 地圖

本網站使用Cookies收集資料用於量化統計與分析,以進行服務品質之改善。請點選"接受",若未做任何選擇,或將本視窗關閉,本站預設選擇拒絕。進一步Cookies資料之處理,請參閱本站之隱私權宣告